时间: 2025-04-26 09:52: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52:39
《重阳盼家书》
岭外六年客,登临辄杖藜。
久无鸿雁到,只有鹧鸪啼。
秋夜不成寐,归心未可稽。
良辰聊遣兴,采菊句重题。
在岭外漂泊了六年,登高时不自觉地倚着拐杖。
好久没有鸿雁传信,只有鹧鸪在啼叫。
秋夜难以入眠,归家的心情无法平静。
在这良辰美景中,聊以采菊写下几句重温旧题。
这首诗提到的“采菊”可以追溯到陶渊明的《饮酒》中的名句,表现了一种隐逸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的向往。
作者介绍:金应澍是清代的一位诗人,生于清代中期,生活在动荡的社会背景中,他的诗风多受传统文化熏陶,具有浓厚的个人情感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重阳节前后,寓意深切,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亲人音信的渴望,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重阳盼家书》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亲人的关切。开篇便点明自己身处岭外六年,作者用“登临辄杖藜”的意象,表现出时光流逝带来的疲惫和孤独,仿佛既是对人生的感慨,也是对无尽思乡情的描述。“久无鸿雁到”进一步强调了无信可寄的悲凉,鸿雁自古以来便是传递消息的象征,而此句则道出了诗人对家书的渴望与思念。接下来的“秋夜不成寐”则直接表明了诗人在秋夜的失眠,心中满是对家乡的牵挂与忧虑。最后“良辰聊遣兴,采菊句重题”,在美好的时光中,诗人试图通过写作来舒缓心中的思念之情,采菊的意象不仅仅是对自然的赞美,也是对恬淡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以重阳节为背景,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家书的渴望,传递出浓厚的乡愁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六年客”指的是:
A. 在外漂泊六年的人
B. 回家六年的人
C. 在山中隐居六年的人
“鸿雁”在诗中象征:
A. 归来的旅人
B. 传递消息的信使
C. 秋天的鸟儿
“采菊句重题”意指:
A. 重复写同样的诗句
B. 通过写诗解开心中的思念
C. 采菊与朋友共饮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