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8:11: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8:11:53
郊郭山林有美处,皆为释子所栖托。
高闲不与时俗侵,寂静岂唯鱼鸟乐。
朝望平田插稻苗,暮看西村收雨脚。
在郊外的山林中有许多美丽的地方,都是供和尚们栖息的。
这里高雅闲适,不受世俗的侵扰,宁静的环境不仅仅是鱼鸟的乐园。
早晨望着平坦的田野插秧,傍晚看着西村收雨后的田地。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号梅溪,浙江余姚人,北宋时期著名诗人以及文学家。他的诗作以平易、自然、清新著称,常表达对山水田园的热爱和对佛教思想的理解。
此诗作于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美的欣赏之时,表现了他对清净、闲适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的淡泊。诗中提及的“释子”表明了诗人与佛教文化的亲近,同时通过田园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他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热爱。
这首诗通过对郊外美丽山林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宁静闲适生活的渴望。诗中以“郊郭山林”开篇,立即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而美好的自然环境,暗示这里是逃避世俗纷扰的理想之地。接着,诗人提到“皆为释子所栖托”,不仅表明了这一地区的宗教氛围,还展示了与世无争的生活理念。
“高闲不与时俗侵”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片区域的清净和高雅,诗人以此表达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最后的“朝望平田插稻苗,暮看西村收雨脚”展现了日常生活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诗人从早到晚的农村生活描写,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清新的自然风光和闲适的生活情景,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既有对世俗生活的淡泊,又有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值得品味和思考。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向往,寄托了对世俗的淡薄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它不仅仅是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更是诗人心灵的栖息地。
诗中提到的“释子”指的是:
a) 官员
b) 诗人
c) 和尚
d) 农民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
a) 对繁华的追求
b) 对自然的向往与世俗的淡泊
c) 对战争的反思
d) 对旅游的热爱
“朝望平田插稻苗”的意象主要体现了:
a) 生活的忙碌
b) 自然的生机
c) 田园的荒凉
d) 人与动物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