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1:42: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1:42:48
舟次泗上逢黄令因以诗送
作者:梅尧臣
向晓入汴尾,隔河闻人声。
得声不得貌,问识旧时名。
泊舟忽来及,袖诗多贤英。
言除丹徒宰,暂作七闽行。
东南几千里,日夕挂帆轻。
渡江莼已老,未足助杯羹。
最知使道出,先见县人迎。
清晨时分,我抵达汴河的尽头,隔着河流听到人声嘈杂。虽然听到了声音,却看不见人影,便询问昔日的朋友们。船泊在岸边,忽然有诗友前来,这位贤良的朋友带来了许多佳作。他提到已经辞去了丹徒的县宰职务,暂时前往七闽一带。东南方的旅途几千里,日夜航行,轻松自在。渡过江河,水中的莼菜已然老去,根本不足以助我一杯美酒。最了解我行程的,还是先前见到的县人迎接我。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华,号白华,南宋时期著名诗人,擅长五言绝句。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描绘出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本诗创作于梅尧臣与友人相逢之时,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与思念,同时也流露出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该诗体现了诗人对友人前途的祝愿与对人生旅途的哲理思考。
这首诗以清晨的景象开篇,描绘了作者在汴河边的情景。诗中流露出友谊的温馨与对人生旅途的感慨。诗人通过“隔河闻人声”表现出一种对朋友的思念,尽管未见其人,但声音已足以勾起往日的回忆。接着,诗人提到泊舟和袖诗,显示他与友人的交流与相聚,这一刻的温暖感情使得他对友人的关心更加深厚。
“言除丹徒宰”一句,表明友人已辞去官职,开始新的旅途,诗人对此表示祝贺,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变迁与无常。“东南几千里,日夕挂帆轻”则展现出诗人乐观的心态,尽管旅途遥远,但心中依旧愉悦,表达了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
最后两句“渡江莼已老,未足助杯羹”则是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虽然生活的美好在于分享与饮食,但岁月已经使得某些美好不再如昔日那般鲜活。这种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思考使得整首诗充满哲理。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友谊与人生的流转,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心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通过对旅途的描绘,表达了对未来的期望与对逝去时光的感怀。
诗中提到的“丹徒宰”指的是谁?
“东南几千里”体现了诗人对什么的态度?
诗中“莼已老”的含义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