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23: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23:04
沙塞子(中秋无月)
作者: 周紫芝
秋云微淡月微羞。
云黯黭月彩难留。
只应是嫦娥心里,
也似人愁。
几时回步玉移钩。
人共月同上南楼。
却重听画阑西角,
月下轻讴。
秋天的云彩微薄而淡,月光也显得微微羞涩。
云层低沉,月色难以保持。
这恐怕是嫦娥内心的忧愁,
就像人间的愁苦一样。
什么时候才能再次看到那轮明月?
人们与明月一同在南楼上。
却又在画阑的西角,
听着那月下轻声的歌唱。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周紫芝,宋代诗人,字子美,号紫芝,擅长诗词,作品多涉及人生哲理和自然景观,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沙塞子(中秋无月)》创作于中秋时节,月缺之际,正是人们思念亲友、感受孤独的时刻。诗人通过描绘无月的场景,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对人世间忧愁的深刻理解。
这首词以“无月”为切入点,展现了诗人对中秋时节的独特感受。词中“秋云微淡月微羞”一句,描绘了秋天的云彩和月亮,二者相互辉映却又显得微弱,这种微弱正是诗人情感的开始。接着,诗人提到“云黯黭月彩难留”,暗示月亮的短暂与无常,传达出一种对美好时光逝去的无奈与惋惜。
“只应是嫦娥心里,也似人愁”,将嫦娥的孤独与人间的愁苦相互呼应,形成了人间与天上情感的共鸣。词的最后两句“人共月同上南楼,却重听画阑西角,月下轻讴”,不仅描绘了人们在月下聚会的场景,也表达了对过去欢乐时光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期待。
整首词情感细腻,意象丰富,既有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也蕴含了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中秋无月的景象,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对人世间孤独与愁苦的深刻思考,传达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念之情。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在诗中相互交织,形成了独特的情感氛围,通过自然景观映射出人类的情感经历。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嫦娥”象征什么?
A. 美好
B. 孤独与思念
C. 快乐
诗中“云黯黭月彩难留”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无奈与惋惜
B. 快乐与幸福
C. 安宁与祥和
诗的主题主要围绕哪个节日?
A. 端午节
B. 中秋节
C. 春节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