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7:26: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26:19
渔歌子
作者: 张炎 〔宋代〕
求鱼。钓不得鱼还自如。
尘事远,世人疏。
何须更写绝交书。
全诗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求鱼的无奈与释然。他在钓鱼时没有钓到鱼,但仍然心态平和,觉得生活中的琐事渐渐远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显得疏离。因此,他觉得没有必要再去写那些绝交的书信。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并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绝交书”一词可以引申出古代文人交往中的一种礼节,通常用于表明决绝的态度。
作者介绍:
张炎,字文炳,号云帆,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词,尤其以写景抒情闻名。他的作品常常融合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此诗写作于张炎生活的一个平静时期,可能是他在户外钓鱼时的即兴之作,反映了他对世俗纷扰的淡泊态度,表现出一种洒脱与疏离。
《渔歌子》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作者通过钓鱼这一简单的活动,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与对世俗的超脱。诗的开头“求鱼”,直接引入了主题,钓鱼不仅是寻求食物,也是追求人生的期望与理想。然而“钓不得鱼”则体现了生活的不如意与无奈,作者没有因此而感到失落,反而表现出一种“自如”的心态,显示出他对生命的积极态度。
接下来的“尘事远,世人疏”更是深化了这一主题,尘世的琐事远离了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显得疏远,这种疏离感在当今社会依然存在,显得尤为深刻。这种对人际关系的反思,让人感受到一种孤独与释然的交织。
最后一句“何须更写绝交书”,则是对前面所述的对人际关系的淡漠的进一步确认。诗人认为,既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已经疏远,那就没有必要再去书写绝交的信件。这种态度既显示了对过去关系的放下,也暗示了对未来的开放与接受。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浓缩了丰富的情感与哲思,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对仗的修辞手法,如“求鱼”与“钓不得鱼”的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节奏感。此外,诗人通过简洁的语言与意象,营造出一种清新自然的氛围,体现了诗的艺术特点。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人生的思考与对人际关系的淡泊,表现出一种超然与洒脱的生活态度,强调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求鱼”代表什么?
A. 寻找食物
B. 寻求理想与目标
C. 寻找朋友
诗人对生活的态度是?
A. 失落
B. 平和
C. 焦虑
“尘事远,世人疏”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人际关系的依赖
B. 对生活琐事的淡漠
C. 对财富的追求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在李白的《静夜思》中,诗人通过对月光的描绘,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张炎的《渔歌子》中对世俗淡泊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李白更侧重于情感的激荡,而张炎则体现了内心的宁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