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1:48: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48:32
清平乐·采芳人杳
作者: 张炎 〔宋代〕
采芳人杳,顿觉游情少。
客里看春多草草,总被诗愁分了。
去年燕子天涯,今年燕子谁家?
三月休听夜雨,如今不是催花。
采花的人已经不见了,顿时感觉游玩的兴致少了许多。
在外地看春天,草木一片茫茫,诗情总是被愁苦所打扰。
去年燕子飞到天边,今年的燕子又飞到谁家呢?
三月里不必再听夜雨,因为现在已经不是催花的时节了。
“去年燕子天涯,今年燕子谁家?” 这句诗中的“燕子”是春天的象征,古人常用燕子来描绘春天的来临,表达对往年春光的追忆与感慨。
作者介绍:张炎(生卒年不详),字伯猷,号白云山人,宋代词人,擅长填词,风格清新自然,常以生活细节表达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春季,诗人面对春天的美景,感受到游情与愁苦之间的矛盾,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感伤。
这首词以“采芳”为引子,开篇便将诗人的游兴与愁情相对比,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诗中“采芳人杳”一句,意在暗示春天的美好与欢乐,然而因采花的人不在,诗人便感到游玩的情绪减退,表现出一种孤独之感。接着诗人提到“客里看春多草草”,在外地目睹春光,却因诗愁而无法尽情享受,显示了对生活的感慨与对诗意的追求。
随后,诗人通过燕子的比喻,展现了对往年春天的怀念与现实的对比。“去年燕子天涯,今年燕子谁家?”此句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对过往的追忆,增添了一份无奈的情感。最后一句“三月休听夜雨”,则是对春雨催花的否定,诗人似乎在告诫自己,春天已逝,不必再沉浸于对过去的思念,表现出一种对现实的接受。
整首词兼具了春游的欢愉与内心的孤寂,既有对美好时光的向往,也有对时间流逝的叹息,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细腻的观察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渴望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无奈。
诗词测试:
诗中“采芳人杳”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燕子”象征着什么?
“三月休听夜雨”的意思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