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7:14: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14:25
作者: 张炎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旧游编否穿花省路,傍竹寻邻,如何故隐都荒。问取堤边,因甚减却垂杨。消磨纵然未尽,满烟波添了斜阳。空叹息,又翻成无限,杜老凄凉。一舸清风何处,把秦山晋水,分贮诗囊。发已飘飘,休问岁晚空江。松陵试招旧隐,怕白鸥犹识清狂。渐溯远,望并州却是故乡。
旧日游历是否还能穿过花丛中的小路,靠着竹林去寻找邻居,怎么昔日的隐居之地如今都变得荒凉。询问堤边的景象,为什么垂杨树都减去了生机?纵然时间消磨未尽,满江烟波中斜阳更添一分惆怅。空自叹息,反倒无尽无休,杜甫的悲凉更显得凄清。清风一船不知去向,何以把秦山和晋水,尽数收藏到我的诗囊里。头发已随风飘扬,休再问岁末的空江。松陵试着招呼旧日隐士,恐怕连白鸥也认得我心中的狂妄。渐渐溯源,远望并州却依旧是我的故乡。
作者介绍: 张炎,字子华,号澹然,南宋时期著名诗人、词人,擅长词作,以其细腻、情感真挚而闻名。他的创作风格受到了前辈诗人的影响,同时又有自身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百姓疾苦之时,诗人借景抒怀,表达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感伤。
《声声慢》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张炎在词中巧妙地运用了自然景象来反映内心的复杂情感。开头“旧游编否穿花省路”,便引发了对往昔游历的追忆,似乎在怀念那段无忧无虑的时光。随着词句的深入,诗人对现实的感慨逐渐显现,尤其是“如何故隐都荒”,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失落感。
诗人在描绘自然风光时,展现了自己的感伤与孤独,“满烟波添了斜阳”不仅描绘了美丽的景色,也暗示了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在“空叹息,又翻成无限,杜老凄凉”中,杜甫的形象与自己的情感交织在一起,显得尤为深沉。
最后,诗人以“渐溯远,望并州却是故乡”结束,表明无论身处何地,故乡的情感始终萦绕心头,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归属感。这种游走于往昔与现实之间的情感,深深打动了读者,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与细腻的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此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无奈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故乡和生命的深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张炎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诗中提到的“杜老”指的是谁?
“满烟波添了斜阳”中“斜阳”最能代表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