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声声慢》

时间: 2025-05-07 07:14:25

诗句

旧游编否

穿花省路,傍竹寻邻,如何故隐都荒。

问取堤边,因甚减却垂杨。

消磨纵然未尽,满烟波、添了斜阳。

空叹息,又翻成无限,杜老凄凉。

一舸清风何处,把秦山晋水,分贮诗囊。

发已飘飘,休问岁晚空江。

松陵试招旧隐,怕白鸥、犹识清狂。

渐溯远,望并州、却是故乡。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14:25

声声慢

作者: 张炎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旧游编否穿花省路,傍竹寻邻,如何故隐都荒。问取堤边,因甚减却垂杨。消磨纵然未尽,满烟波添了斜阳。空叹息,又翻成无限,杜老凄凉。一舸清风何处,把秦山晋水,分贮诗囊。发已飘飘,休问岁晚空江。松陵试招旧隐,怕白鸥犹识清狂。渐溯远,望并州却是故乡。


白话文翻译

旧日游历是否还能穿过花丛中的小路,靠着竹林去寻找邻居,怎么昔日的隐居之地如今都变得荒凉。询问堤边的景象,为什么垂杨树都减去了生机?纵然时间消磨未尽,满江烟波中斜阳更添一分惆怅。空自叹息,反倒无尽无休,杜甫的悲凉更显得凄清。清风一船不知去向,何以把秦山和晋水,尽数收藏到我的诗囊里。头发已随风飘扬,休再问岁末的空江。松陵试着招呼旧日隐士,恐怕连白鸥也认得我心中的狂妄。渐渐溯源,远望并州却依旧是我的故乡。


注释

  • 旧游编否: 旧日的游历是否还能够重新回忆。
  • 穿花省路: 穿越花丛的小道。
  • 傍竹寻邻: 靠近竹林去寻找邻居。
  • 垂杨: 垂柳,意指柳树的柔美。
  • 杜老: 指杜甫,唐代诗人,以其忧国忧民的情怀著称。
  • 清风: 这里指船上的微风,象征着闲适与自由。
  • 松陵: 地名,可能指代隐者的聚居地。
  • 白鸥: 指代一种鸟,象征自由与轻盈。

典故解析

  • 杜甫在此诗中被提及,是为了引出对往事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感慨。杜甫一生经历了多次战争和动荡,其作品多具悲悯情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炎,字子华,号澹然,南宋时期著名诗人、词人,擅长词作,以其细腻、情感真挚而闻名。他的创作风格受到了前辈诗人的影响,同时又有自身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百姓疾苦之时,诗人借景抒怀,表达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感伤。


诗歌鉴赏

《声声慢》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张炎在词中巧妙地运用了自然景象来反映内心的复杂情感。开头“旧游编否穿花省路”,便引发了对往昔游历的追忆,似乎在怀念那段无忧无虑的时光。随着词句的深入,诗人对现实的感慨逐渐显现,尤其是“如何故隐都荒”,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失落感。

诗人在描绘自然风光时,展现了自己的感伤与孤独,“满烟波添了斜阳”不仅描绘了美丽的景色,也暗示了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在“空叹息,又翻成无限,杜老凄凉”中,杜甫的形象与自己的情感交织在一起,显得尤为深沉。

最后,诗人以“渐溯远,望并州却是故乡”结束,表明无论身处何地,故乡的情感始终萦绕心头,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归属感。这种游走于往昔与现实之间的情感,深深打动了读者,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与细腻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旧游编否穿花省路: 追忆往日游历的情景。
  • 傍竹寻邻: 描绘寻找邻居的静谧场景。
  • 如何故隐都荒: 反映对隐居环境的惋惜。
  • 问取堤边: 询问周围的自然景色。
  • 因甚减却垂杨: 表达对生命消逝的无奈。
  • 消磨纵然未尽: 虽然时光未完全消逝,但内心的感伤依旧。
  • 满烟波添了斜阳: 自然景色与心情相映成趣。

修辞手法:

  • 比喻: “满烟波添了斜阳”比喻景色的凄美。
  • 拟人: “白鸥犹识清狂”赋予了鸟类情感。
  • 对仗: 句式整齐,增强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 此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无奈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故乡和生命的深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花路: 代表青春与美好。
  • : 象征隐逸与静谧。
  • 垂杨: 生命的柔美与无奈。
  • 斜阳: 暗示生命的渐逝与忧伤。
  • 白鸥: 象征自由与心灵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张炎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 A. 唐代
    • B. 宋代
    • C. 元代
    • D. 明代
  2. 诗中提到的“杜老”指的是谁?

    • A. 杜甫
    • B. 杜甫的儿子
    • C. 杜牧
    • D. 杜甫的朋友
  3. “满烟波添了斜阳”中“斜阳”最能代表什么?

    • A. 美好
    • B. 生命的流逝
    • C. 未来
    • D. 快乐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水调歌头》
  • 李清照的《如梦令》

诗词对比:

  • 张炎 vs. 李清照: 两者都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但张炎更倾向于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而李清照则更加注重内心情感的细腻刻画。

参考资料

  • 《宋词选集》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张炎生平与作品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讥章持 独坐 题道岩二十韵 双剑峰 三峡桥 贺吴樵登第 感事 宿范氏水阁 和答驹父见寄二首 其二 示鸿父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肺结尾的成语 鼓字旁的字 瓦字旁的字 吐凤之才 包含喊的词语有哪些 以敌借敌 东风过耳 玄趙 酒食征逐 亏夺 七上八下 韋字旁的字 憎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匡励 金字旁的字 释知遗形 赤字旁的字 疾痛惨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