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论诗五首·其一》

时间: 2025-05-07 06:45:54

诗句

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

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45:54

原文展示:

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
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

白话文翻译:

眼前满是生机,万物都在不断变化,
自然的鬼斧神工和人类的智慧,日日争相创新。
仿佛提前享用了五百年的新意,
等到千年之后却又觉得陈旧。

注释:

  • 生机:生气勃勃的景象,指万物复苏、充满活力。
  • 转化钧:转化指变化,钧是指天体的运行,这里形容自然界的变化。
  • 天工:自然的造化,指上天的工艺。
  • 人巧:人类的智慧和巧思。
  • 预支:提前支取,借用的意思。
  • 新意:新的思想或创意。
  • 觉陈:感到陈旧,不再新鲜。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具体的历史典故,但其表达的思想却与古代对于自然和人类创造的思考密切相关。诗中提到的“天工人巧”可以联想到古人对于自然与人工的辩证关系。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赵翼,字孟頫,号云崖,清代著名诗人和散文家,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而闻名,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物。
  •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清代,正值社会变革时期,赵翼借以诗歌表达对新旧交替、艺术创造的思考。

诗歌鉴赏:

赵翼的《论诗五首·其一》通过对“新”的反思,呈现出深刻的艺术哲学。诗的开头以“满眼生机”描绘出自然界的活力和变化,这种生机不仅源于大自然的造化,也与人类的创造力密切相关。诗中“天工人巧”的对比,强调了自然与人造艺术之间的关系,表达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谦卑和敬畏。

在“预支五百年新意”一句中,作者用“预支”这一形象的比喻,表达了对艺术创作的时间感和对新意的渴望,暗示着即便是最具创新的作品,时间的流逝也会让其变得陈旧。最终,“到了千年又觉陈”更是深刻地揭示了艺术创作的无常与瞬息万变。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赵翼对艺术的思考,也折射出人类在历史长河中创造与传承的艰辛与美丽,具有很强的哲学意味。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描绘了生机与变化,表达了自然赋予万物的活力。
    • 第二联强调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突显人类的创造力。
    • 第三联通过“预支”引入时间的维度,反映出艺术创新的短暂性。
    • 最后一联则总结了时间对艺术的影响,强调了旧与新的交替。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天工人巧”,工巧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艺术创作比作提前消费,深刻而形象。
  • 主题思想:整首诗探讨了艺术创新与时间的关系,揭示了即使是最具创新的思想也会在时间面前显得陈旧,反映了对艺术的深沉思考。

意象分析:

  • 生机:象征着生命力和创造力,代表着万物的生长与变化。
  • 天工:指自然的力量,象征着不可控的创造性。
  • 人巧:体现了人类的智慧与努力,代表着人造的美与艺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生机”指的是什么? A. 死亡
    B. 活力与变化
    C. 机械运作
    D. 时间消逝

  2. “预支五百年新意”中的“预支”意味着什么? A. 借用
    B. 购买
    C. 支出
    D. 剩余

  3. 诗中提到的“天工人巧”表达了什么? A. 自然与人的创造力对比
    B. 人的无能为力
    C. 诗人的个人经历
    D. 自然的破坏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与赵翼的《论诗五首·其一》都展现了对自然和人类创造的深刻理解,但杜甫更多关注社会现实,而赵翼则强调艺术与时间的关系。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精华选》
  • 《赵翼诗文集》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咏西湖十洲 柳汀 咏西湖十洲 芳草洲 咏西湖十洲 花屿 罗汉阁煎茶应供 唐孝子张常洧义台 题华山图 思郭真人 读春秋有感 梅花 都场正月尽未见梅思雪中石门之游作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更定 游行示威 鬲字旁的字 户字头的字 浆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生死醉梦 犬字旁的字 私谐欢好 千军万马 包含沱的词语有哪些 灵韶 血流漂卤 庶尤 刀光血影 窄窄 立字旁的字 歹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