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0:25: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0:25:52
春日田园杂兴
作者: 王进之 〔宋代〕
东君私我此闲身,
脱欲青衫野服更。
桑可以丝麻可贵,
麦宜续食韭宜羹。
分甘垄上耕云隐,
梦不湖边拾翠行。
物意岂知沧海变,
晓风依旧语流莺。
春天的东风私自赐予我这样闲适的生活,我想脱掉青衫换上野外的衣服。桑树可以用来养蚕,麻布也很珍贵,麦子适合续饭,韭菜可以做成羹汤。在田垄上与人分享甘美的生活,仿佛耕作的云彩都隐去了。我在湖边的梦中,依然捡拾着翠绿的草木。万物的情意哪里知道沧海的变迁,清晨的微风依旧在告诉我流莺的歌声。
本诗涉及了春天的自然景象和人生活动,反映了社会的变迁与人们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诗中提到的“东君”与“流莺”均是春天的象征,代表着生命的复苏和自然的美好。
作者介绍:王进之,生活在宋代,以诗词见长,作品多描绘田园生活,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春季,作者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借助田园生活的描绘,表达了他对简单质朴生活的向往与对社会变迁的思考。
《春日田园杂兴》这首诗以闲适的田园生活为题材,展现了春天的美好和生活的宁静。诗人通过对春日自然景象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田园的向往。开篇的“东君”引入春天的主题,给人以生机与希望。接着,诗人以“青衫”与“野服”的对比,表达了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与世俗生活的脱离,向往一种更为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
在描绘具体的田园生活时,诗人提到的“桑”“麻”“麦”“韭”,不仅是农作物的描写,更是对田园生活富足与美好的期待。随后的“分甘垄上耕云隐”,诗人将自己与自然融为一体,表现出一种和谐的生活态度。最后两句“物意岂知沧海变,晓风依旧语流莺”,则是对生活无常与自然永恒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时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田园的宁静与自然的美好,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事变迁的思考,体现了对简单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的热爱。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东君”指的是哪个季节?
诗人希望换上什么样的衣服?
诗的最后一句“晓风依旧语流莺”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进之的《春日田园杂兴》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均描绘了田园生活的美好,但王进之更侧重于春天的细腻描写和生活的实际感受,而陶渊明则强调一种理想化的隐逸生活,展现出不同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