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淮阳感怀》

时间: 2025-05-07 00:54:48

诗句

金风荡初节,玉露凋晚林。

此夕穷涂士,郁陶伤寸心。

野平葭苇合,村荒藜藿深。

眺听良多感,徙倚独沾襟。

沾襟何所为,怅然怀古意。

秦俗犹未平,汉道将何冀。

樊哙市井徒,萧何刀笔吏。

一朝时运会,千古传名谥。

寄言世上雄,虚生真可愧。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0:54:48

淮阳感怀

作者: 李密 〔隋代〕

原文展示:

金风荡初节,玉露凋晚林。
此夕穷涂士,郁陶伤寸心。
野平葭苇合,村荒藜藿深。
眺听良多感,徙倚独沾襟。
沾襟何所为,怅然怀古意。
秦俗犹未平,汉道将何冀。
樊哙市井徒,萧何刀笔吏。
一朝时运会,千古传名谥。
寄言世上雄,虚生真可愧。

白话文翻译:

金风送爽,初秋的节气已经来临,玉露凝结,晚林中的树木逐渐凋落。今夜我在穷困的道路上,心中郁闷,伤感不已。田野上芦苇丛生,村庄里杂草丛生。站在这里,听着周围的声音,感慨良多,不禁独自倚靠,泪湿衣襟。泪湿衣襟又是为了什么呢?我满怀怅惘,追怀古人。秦朝的风俗依旧未曾改变,汉朝的道义又能寄托何种希望呢?樊哙只是个市井小民,萧何也不过是个文书官吏。若有一天时运亨通,便可流传千古,获得名声与谥号。寄语那些世间的英雄,虚度光阴的生活实在令人羞愧。

注释:

  • 金风:指秋风。
  • 玉露:清晨的露水,形容清冷。
  • 穷涂士:指穷困的读书人。
  • 郁陶:心中郁闷,烦恼。
  • 藜藿:指野生的杂草,象征荒凉。
  • 沾襟:泪水湿了衣襟。
  • 秦俗:指秦朝的风俗。
  • 汉道:指汉朝的治道。
  • 樊哙、萧何:皆为历史人物,樊哙为汉初名将,萧何为汉初丞相。
  • 名谥:古代对去世者的尊称和评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密,隋代诗人,字子密,号剑客,因其才华和个性而广受推崇。他的诗作往往表达对社会和人生的思考,风格沉郁、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在隋代,社会动荡不安,士人多处于困境之中。李密创作《淮阳感怀》时,正值个人境遇与社会环境的双重压迫,因而诗中流露出对历史的感慨与对未来的迷茫。

诗歌鉴赏:

《淮阳感怀》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个人情感的诗作。开头的“金风荡初节,玉露凋晚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引导读者进入诗人内心的幽思。金风与玉露的对比,象征着秋天的到来,也隐喻着生命的无常与流逝。接下来,诗人自述身为“穷涂士”的苦闷,表达了对自身处境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诗中的“野平葭苇合,村荒藜藿深”则通过对荒凉景象的描绘,反映出一种对未来的失望与无奈。

当诗人“眺听良多感”时,情感已然深厚,愈加沉重。最后几句,诗人对历史的回顾与对英雄的反思,表现出对“秦俗”未平与“汉道”何冀的悲观情绪,令整首诗在历史的长河中,透出一股深邃的忧虑。李密通过对古今的比较,传达出对社会现实的悲痛与对个人命运的无奈,表达了一种深切的历史感与自我认同的迷惘。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金风荡初节,玉露凋晚林:描绘秋天的到来,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 此夕穷涂士,郁陶伤寸心:表现诗人对自己处境的无奈与心灵的痛苦。
    • 野平葭苇合,村荒藜藿深:荒凉的自然景象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无助。
    • 眺听良多感,徙倚独沾襟:在独自思考中,眼泪湿润衣襟,情感愈加深沉。
    • 沾襟何所为,怅然怀古意:思考泪水的意义,怀古之情愈发浓烈。
    • 秦俗犹未平,汉道将何冀:对历史的思索,感叹社会风俗未变,未来无望。
    • 樊哙市井徒,萧何刀笔吏:对历史人物的描述,反映出对英雄成败的反思。
    • 一朝时运会,千古传名谥:理想的实现与历史的流传相对比。
    • 寄言世上雄,虚生真可愧:对世间英雄的警示,表达出对虚度光阴的自责。
  2.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次运用对仗手法,如“金风”“玉露”。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人生感悟结合,增强情感的表现力。
    • 排比:通过排比句式加强情感的层次感。
  3.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与对历史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困境的感慨与对历史变迁的深刻反思,展现出一种深沉的忧伤和对理想的追求。

意象分析:

  • 金风:象征秋天的来临,暗示生命的变迁。
  • 玉露:清晨的露水,代表纯洁与脆弱。
  • 葭苇:象征生命的坚韧与荒凉。
  • 藜藿:代表社会的荒废与无奈。
  • 泪水:情感的流露,表达对理想与人生的失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淮阳感怀》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 A. 唐代
    • B. 隋代
    • C. 宋代
    • D. 明代
  2. 诗中“金风荡初节”描述的是哪个季节的到来?

    • A. 春
    • B. 夏
    • C. 秋
    • D. 冬
  3. “秦俗犹未平,汉道将何冀”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慨?

    • A. 对未来的希望
    • B. 对历史的无奈
    • C. 对个人的成功
    • D. 对自然的感叹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夜泊牛津》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同样表现了历史的沧桑与个人的困惑,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对家国的忧虑。相比之下,李密的《淮阳感怀》则更多地反映了个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历史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李密诗文集》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禽言 其八 颂 其二 梦故友清玉泉首座 次韵和甫春日金陵登台 刚监院遣小师子文包山下书文别求偈兼示刚公 送苏直指云浦由三晋移节濩泽 入居庸关 寓怀 其十三 席上感别送桂倅 敦煌三首 寿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称的词语有哪些 东野巴人 四字象声词大全及用法_常见四字象声词详解 未开头的成语 覆盂之固 带阝旁的字有哪些?带阝的汉字大全 私字儿的字 血字旁的字 5画起名常用字精选_5画吉利汉字推荐 肉字旁的字 争国 利刀旁的字有哪些_利刀旁汉字大全及书写规则 蒙面丧心 贫而无谄 睦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划粥割齑 同狴 牛字旁的字 主寄 有风有化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