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54: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54:59
赐饯东堂诏令赋诗
人亦有言,有因有缘。
官无中人,不如归田。
明明在上,斯语岂然。
这首诗的意思是:人们常说,人生有因缘关系。官职中没有中间人,不如回归乡田。上天明明是有道理的,这样的话难道不是吗?
“人亦有言”可见于古代对因果关系的思考,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缘分和联系。古人常有辞官归田的传统,李密在此也表达了对官场的厌倦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李密,字义山,魏晋时期的著名诗人,以清新脱俗的风格闻名。他的生平多有波折,曾参与政治,但后期多选择隐居,反映了对现实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在魏晋时期,政治腐败,士人纷纷辞官归隐。李密的这首诗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写成,反映了他对官场生活的不满以及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传达了深邃的哲理,表达了对人际关系和官场生活的思考。开篇“人亦有言,有因有缘”,引入了人生哲学,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因果关系,为下文的官场描写做了铺垫。紧接着,“官无中人,不如归田”则直白地表达了对官场的反感,李密以此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他对仕途的失望与对田园的向往。最后一句“明明在上,斯语岂然”,则是对上天公正的呼唤,强调世事的真理和人生的选择,体现了诗人在困境中寻求解脱的渴望。
整首诗的结构紧凑,意象深刻,情感真挚,展示了李密的才华与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它不仅反映了个人情感,也折射出当时社会对士人命运的普遍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体上,这首诗表达了对官场的不满与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寻求自由与解放的情感。
诗词测试:
李密的“因缘”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归田”意味着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明明在上”强调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同样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李密的“归田”呼应。两者都反映了对官场的厌倦,但陶渊明更加注重自然的宁静与和谐,而李密则在哲理上更具深度,关注人生的选择与命运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