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0:19: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0:19:49
春日偶成
作者: 谢复 〔明代〕
二月春光好,村村景物赊。
绿垂烟外柳,红绽雨中花。
倚杖登危峤,提壶坐浅沙。
万缘知有分,随处即为家。
这首诗描绘了二月春天的美好景色,村庄里的一切都显得生机勃勃。柳树在烟雾中垂下枝条,花朵在雨中绽放。诗人倚着拐杖登上高峰,提着壶坐在浅沙滩上。万事万物都知道彼此有缘分,随处都能找到家的感觉。
作者介绍:谢复,明代诗人,生平资料较少,但其诗歌作品多以清新自然著称,常表现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春天,表达了诗人对春日美景的欣赏与对生活的感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人们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追求。
《春日偶成》是一首充满生机和自然美的诗,诗人以简练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个人的情感。开头两句通过“二月春光好,村村景物赊”交代了时间和空间,展现了春天的温暖与村庄的生机,给人以宁静而愉悦的感受。在描写柳树和花朵时,诗人使用“绿垂烟外柳,红绽雨中花”的意象,将春天的柔美与生命的绚丽展现得淋漓尽致,仿佛让人亲身感受到那种春意盎然的气息。
后半部分,“倚杖登危峤,提壶坐浅沙”则转为描写诗人的个人感受,表现出一种闲适与淡然的生活态度。这里的“倚杖”与“提壶”暗示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虽然身处高山之巅,却选择在沙滩上闲坐,体现了一种超然的生活哲学。
最后两句“万缘知有分,随处即为家”则升华了全诗的主题,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缘分,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认同与归属感,传递出一种和谐的生活观。
整首诗不仅具备优美的自然描写,还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值得细细品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赞美,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理解,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哲学思考。
诗词测试:
《春日偶成》是哪位诗人的作品?
A. 李白
B. 陶渊明
C. 谢复
D. 杜甫
诗中提到的“绿垂烟外柳”主要描绘了什么?
A. 柳树的高大
B. 柳树的柔美
C. 柳树的枯萎
D. 柳树的变化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失落与孤独
B. 和谐与归属
C. 忧伤与怀念
D. 冒险与挑战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解读:两首诗都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但在情感基调上,《春日偶成》更显闲适与归属感,而《春夜喜雨》则充满了对春雨的赞美与期待。
以上资料可帮助读者更深入理解《春日偶成》及其时代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