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1:36: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1:36:19
十二月二日腊祭前一日致斋惠照清叟察言观色
作者:郑刚中 〔宋代〕
柳眼浅窥湖水畔,梅花瘦著竹篱边。
残年未便无冰雪,春意云何已断然。
在湖水旁,柳树的芽儿轻轻探出头来,梅花则在竹篱边显得有些瘦弱。时光已然进入年末,却未见冰雪消融,春天的气息似乎已然断绝。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郑刚中(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以工整的诗句和清新的意象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物,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风貌。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腊月,正值岁末,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未来春天的期待。
这首诗以“柳眼”和“梅花”作为主要意象,展现了冬去春来的自然变化,同时又隐含了诗人对生命流逝的感慨。开篇的“柳眼浅窥湖水畔”,形象地描绘了春天萌芽的气息,柳树的芽儿在湖水旁轻轻探出头来,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接着“梅花瘦著竹篱边”,则用梅花的瘦弱来反衬冬季的寒冷与生命的脆弱,形成鲜明的对比。
接下来的两句“残年未便无冰雪,春意云何已断然”,则表达了对过去一年的回顾和对春天的渴望。诗人在这里感受到时间的无情,尽管春天即将来临,但却不免让人感到一丝惆怅,似乎春意已然断绝,生命的希望也因此暗淡。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还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感受,传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憧憬。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传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表现了对生命脆弱的认识和对未来春天的渴望,体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柳眼”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梅花”在竹篱边有什么样的表现?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