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闻杜鹃》

时间: 2025-05-04 05:22:12

诗句

少年了杜鹃,不领杜鹃意。

朝将书卷开,暮对春风醉。

啼急落花飞,不废书生睡。

年来闻杜鹃,万感集肠胃。

罪大畏斧钺,恩宽见天地。

桑榆寄晚日,骨髓琐深愧。

草舍灯火寒,瘴乡烟雨细。

休作断肠声,孤臣已无泪。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5:22:12

原文展示:

闻杜鹃
作者: 郑刚中 〔宋代〕

少年了杜鹃,不领杜鹃意。
朝将书卷开,暮对春风醉。
啼急落花飞,不废书生睡。
年来闻杜鹃,万感集肠胃。
罪大畏斧钺,恩宽见天地。
桑榆寄晚日,骨髓琐深愧。
草舍灯火寒,瘴乡烟雨细。
休作断肠声,孤臣已无泪。


白话文翻译:

听到杜鹃的鸣叫,年轻时却不懂它的深意。
早晨我打开书卷,晚上在春风中陶醉。
它急促的啼叫使落花飞舞,却没有打扰书生的安睡。
多年听到杜鹃鸣叫,心中万千感慨涌动。
罪孽深重令人畏惧斧钺(古代刑具),而恩惠宽厚则能让人见到天地。
桑榆虽已寄托在晚日,心中却因琐事感到深深的羞愧。
草屋里的灯火寒冷,瘴乡的烟雨细细绵绵。
不必再发出断肠的声声啼哭,孤独的臣子已无泪可流。


注释:

字词注释:

  • 杜鹃: 一种鸟,常被喻为悲伤和离别的象征。
  • 书卷: 书籍,古代的卷轴。
  • 斧钺: 古代刑具,象征惩罚。
  • 桑榆: 指晚年或老年,桑树和榆树一般生长较久,常用来比喻老年。
  • 瘴乡: 指气候潮湿、瘴气重的地方,通常指南方湿热地区。

典故解析:

  • “罪大畏斧钺”: 引自古代对罪犯的惩罚,表现了对自身罪过的深刻反思。
  • “孤臣”: 常用来指代忠于国家的臣子,往往身处逆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郑刚中,宋代诗人,生平不详,文风清新,擅长抒情诗,表达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作者年轻时期,表达了对杜鹃鸣叫的感悟。杜鹃的叫声不仅是自然的声音,也引发了作者对人生、理想和现实的思考。在书卷与春风之间,作者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诗歌鉴赏:

整首诗以“杜鹃”为线索,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和理想的深思。开篇提到“少年了杜鹃”,让人想到年轻时的无知和对生活的单纯理解。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杜鹃的啼鸣在作者心中唤起了无数的感慨。诗中对书卷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在追求学问与理想的同时,内心也充满了对人生的无奈与惆怅。

“罪大畏斧钺,恩宽见天地”一句,表达了对自身过错的深刻反省与对人生的宽容理解。桑榆寄晚日的意象,象征着人生的晚期,内心的愧疚与无奈交织。而最后几句则让人感受到一种孤独和无助,尽管外界的声音再悲伤,也已无泪可流,表现出一种无奈的接受。

这首诗通过自然的声音与个人的情感相结合,形成了深刻的内省与反思,给人以强烈的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少年了杜鹃,不领杜鹃意: 年轻时听到杜鹃叫声,却不懂其中的悲意。
  2. 朝将书卷开,暮对春风醉: 早晨读书,傍晚在春风中陶醉,体现了书生的生活状态。
  3. 啼急落花飞,不废书生睡: 杜鹃急促的鸣叫让花瓣飘落,却未打扰书生安眠,表现出一种超然的态度。
  4. 年来闻杜鹃,万感集肠胃: 听了多年杜鹃鸣叫,心中感慨万千。
  5. 罪大畏斧钺,恩宽见天地: 深感自己罪过,恐惧惩罚;在恩惠面前,心中开阔。
  6. 桑榆寄晚日,骨髓琐深愧: 人生已至晚年,心中感到深深的愧疚。
  7. 草舍灯火寒,瘴乡烟雨细: 生活环境简陋,外部环境潮湿细雨,表现出生活的艰辛。
  8. 休作断肠声,孤臣已无泪: 不再悲伤啼哭,孤独的臣子已无泪可流,表现出内心的绝望与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 通过杜鹃的叫声比喻内心的悲痛。
  • 对仗: 诗中对称的句式增强了韵律感。
  • 拟人: 杜鹃的鸣叫被赋予了情感,表现出诗人的内心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人生的无常与孤独,表现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通过自然的声音唤起内心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自我价值和生命意义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杜鹃: 代表了离别、悲伤和对人生的感悟。
  • 书卷: 象征着学问与理想,诗人对知识的渴望。
  • 桑榆: 代表了老年,反映出时间的流逝。
  • 草舍: 象征着生活的困顿与艰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杜鹃”象征着什么? A. 春天的到来
    B. 悲伤与离别
    C. 知识的渴望
    D. 生命的希望

  2. 诗人对自己“罪大畏斧钺”的感受主要体现了什么? A. 对过去的无悔
    B. 对惩罚的恐惧
    C. 对未来的期待
    D. 对他人的愧疚

  3. 诗的最后一句“孤臣已无泪”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希望
    B. 绝望
    C. 快乐
    D. 愤怒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表现对春天与人生的思考。
  • 《静夜思》: 李白,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与孤独。

诗词对比:

  • 郑刚中的《闻杜鹃》李白的《静夜思》都表达了孤独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但郑刚中更注重内心的挣扎与反省,而李白则表现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的哲思。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
  • 《诗经与楚辞的比较研究》

以上内容对于理解郑刚中的《闻杜鹃》有很大的帮助,提供了详细的背景、解析和互动学习的方式。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满庭芳·微妙家风 满庭芳 菊痴以闽中茉莉数本见贻。海舶支风,花叶憔悴,为填此解 满庭芳 题国花堂图卷依黄山谷韵 满庭芳 寄素庵 满庭芳 赠乔李郭三仙 满庭芳 悼眉云 满庭芳(又上前人) 满庭芳 寒夜对月 满庭芳 疏花在门,明月满地,秋声飒然,愁绪迸集,因赋此解 满庭芳·绿芳阁前新植迎春一株,柔枝缭绕如锦障,春分将至,花犹盛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鱼字旁的字 麦字旁的字 盛极一时 案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瑶林玉树 乌头白 种族革命 臼字旁的字 运筹建策 积习相沿 满腔义愤 草字头的字 水潭 包含铎的词语有哪些 削方为圆 丨字旁的字 包含胜的词语有哪些 投杼逾墙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