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18: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18:33
断蝉高柳斜阳处。池阁丝丝雨。绿檀珍簟卷猩红。屈曲杏花蝴蝶小屏风。春山叠叠秋波慢。收拾残针线。又成娇困倚檀郎。无事更抛莲子打鸳鸯。
在高高的柳树下,夕阳斜照,蝉鸣声断断续续。池边的阁楼上,细雨轻轻飘洒。绿色的檀木珍簟卷起鲜红的丝绸。弯曲的杏花和蝴蝶装饰的小屏风相映成趣。春山重重叠叠,秋水缓缓流淌。整理着残余的针线,又显得娇美,慵懒地依靠在檀木的郎君旁。无事时更是抛下莲子,打着鸳鸯戏水。
作者介绍:赵彦端,宋代诗人,以词作见长,作品多描绘自然和人情,富有细腻的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文人雅士对自然与生活的细致观察和情感寄托的时期,反映了当时人们追求宁静优雅生活的情怀。
《虞美人》以其清新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宁静而优雅的场景。诗中通过高柳、细雨、杏花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春日黄昏的闲适氛围。开头的“断蝉高柳斜阳处”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还暗示出一种孤独的情绪,蝉鸣的间歇与夕阳的余晖让人感受到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接下来的“池阁丝丝雨”则将读者带入一个静谧的空间,细雨如丝,轻柔而细腻,增强了诗的层次感。
“春山叠叠秋波慢”一句,既描绘了自然的景象,又隐喻了流动的时间。诗人用“收拾残针线”表现出一种温婉的生活情态,仿佛在追忆过去的美好时光。最后“无事更抛莲子打鸳鸯”则展现了闲适的生活态度,表达出一种无忧无虑的心境。
整首诗以细腻的描写和柔和的情感,体现了宋代文人追求自然美与内心宁静的理想,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与情感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自然与生活的细腻画面,表达了对宁静、闲适生活的向往与珍视,反映了宋代文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感悟。
诗词测试:
诗中“断蝉”意指什么? A. 蝉的鸣叫 B. 蝉的死亡 C. 蝉的消失 D. 蝉的繁殖
“春山叠叠秋波慢”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A. 春天的山与秋天的水 B. 春天的水与秋天的山 C. 时间的流逝 D. 自然的和谐美
诗句“无事更抛莲子打鸳鸯”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忧愁 B. 闲适 C. 高兴 D. 思念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