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1:37: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1:37:36
鹧鸪天
作者:辛弃疾
石壁虚云积渐高。
溪声绕屋几周遭。
自从一雨花零乱,
却爱微风草动摇。
呼玉友,荐溪毛。
殷勤野老苦相邀。
杖藜忽避行人去,
认是翁来却过桥。
这首词描绘的是一幅自然景象:石壁上虚云渐渐堆高,溪水声环绕着屋子。自从一场雨过后,花瓣纷纷飘落,我却更喜欢微风中草叶摇动的感觉。呼叫老友,推荐溪边的野趣。热心的乡老不断邀请我。我手拄拐杖,忽然避开路人,误以为是老翁来了,却发现是我自己过了桥。
作者介绍: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济南人。南宋著名词人,擅长豪放词和婉约词。他的词作以豪放激昂著称,具有很强的个性和时代特征。
创作背景:此词作于辛弃疾晚年,他经历了战乱与政治的动荡,这首词表现了他对自然的向往与对人际关系的思考,反映了他在仕途失意后对田园生活的渴望。
辛弃疾的《鹧鸪天》通过生动的自然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友谊的珍视。开篇“石壁虚云积渐高”描绘了高耸的石壁和乌云,暗示着即将来临的雨水,给人一种凝重的氛围。接着“溪声绕屋几周遭”,溪水的潺潺声环绕在屋子周围,营造了一个恬静的环境,让人感受到自然的亲切与温柔。
诗中提到的“自从一雨花零乱”,雨后的花瓣纷飞,既是自然现象,也是心境的写照。诗人对微风中草动摇的喜爱,反映出他对简单生活的向往。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提到“呼玉友,荐溪毛”,显示出他对友人相聚的期待与珍视,特别是“殷勤野老苦相邀”,让人感受到乡村生活的温暖与人情的淳朴。
最后一句“认是翁来却过桥”,更是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与流逝的思索,似乎在提醒自己珍惜当下的每一刻。这首词通过自然与人情的交融,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友谊的渴望,展现了其豪放与细腻并存的独特风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人生流逝的思考,展现了辛弃疾的豪放与细腻并存的个性。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
A. 杜甫
B. 辛弃疾
C. 李白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溪声”指的是什么?
A. 鸟鸣
B. 水流声
C. 风声
D. 人声
“自从一雨花零乱”这句的意思是什么?
A. 雨后的花瓣纷飞
B. 花开得很美
C. 雨水滋润了花草
D. 有人来访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