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00: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00:31
人定月胧明,香消枕簟清。
翠屏遮烛影,红袖下帘声。
坐久吟方罢,眠初梦未成。
谁家教鹦鹉,故故语相惊。
夜深时分,月光朦胧而明亮,香气渐渐散去,枕头和席子显得清冷。翠绿的屏风遮住了烛光的影子,红色的衣袖轻轻拉动着帘子,发出细微的声响。我坐了很久,吟诗终于停下,这时刚要入睡,却还没有做梦。突然传来鹦鹉的叫声,打扰了我的思绪。
在唐代,夜晚的文人通常在月光下吟诗作对,诗中常常出现月亮、香气等意象,表现出一种静谧而优雅的氛围。鹦鹉在古代常被视为聪明的鸟,有时用来象征幽默与惊讶。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晚号醉吟吟,唐代著名诗人。其诗作广泛流传,风格平易近人,善于抒发个人情感,关心民生。
《人定》创作于白居易晚年,反映了他在夜深人静时的思考和感慨,诗中透出一丝孤独和对生活的细腻观察。
整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夜景,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诗人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展现了夜晚的静谧与思绪的纷扰。首联“人定月胧明”以清晰的月光引入夜景,接着通过“香消枕簟清”表达了孤独的情感,渐渐地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接下来的“翠屏遮烛影,红袖下帘声”,则为诗增添了几分生活的细节,表现出一种温暖而柔和的气氛。而“坐久吟方罢,眠初梦未成”,则体现了诗人对创作的执着与困扰。最后一句“谁家教鹦鹉,故故语相惊”突显了夜的寂静被突如其来的声音打破,给人一种意外与惊讶的感觉,似乎在暗示生活中难免有意外的干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静谧夜晚的深刻感悟。
整首诗表达了夜晚的宁静与诗人内心的孤独,展现了人在静谧中思索的深刻情感,同时也反映了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干扰。
诗中“月胧明”指的是什么?
“坐久吟方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状态?
“谁家教鹦鹉”中的鹦鹉象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