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0:46: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46:20
杜鹃花下杜鹃啼,乌臼树头乌臼栖。不待鸣鸡度关去,梦中征马尚闻嘶。
在杜鹃花下,杜鹃鸟在啼叫;在乌臼树上,乌臼鸟在栖息。无需等到鸡鸣才能出发,梦中我仍能听到征马的嘶鸣。
本诗中提到的杜鹃鸟,历史上常与离别、思乡之情相联系。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杜鹃的啼叫常常引发人们对故乡的思念。乌臼树则是一个自然意象,给人以宁静的感觉,反衬出征人的孤独和思乡之情。
杨慎,字德阳,号青莲,明代诗人,擅长诗文,风格清新俊逸,深受当时文人的推崇。他的作品多涉及人生感悟与自然景观。
《征人早行图》写于杨慎旅途之中,反映了他对离别、远行和思乡的感受,表达了在即将出发时那种复杂的情感。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离别的场景,表达了征人即将启程的心情。诗的开篇通过描绘杜鹃啼鸣,营造出一种清晨的气氛,暗示着离别的沉重与不舍;接着转向乌臼树,展现了自然的静谧与人心的孤独。诗中“不待鸣鸡度关去”一句,表现出征人内心的焦急与决然,似乎不愿意再等待时间的推移,而是迫切想要踏上征途。最后一句“梦中征马尚闻嘶”则用梦境的意象,突显出即使在睡梦中,征人对出发的渴望与思念也无法消退,展现了其内心的矛盾与挣扎。这首诗不仅仅是对征行的描绘,也是对内心情感的深刻剖析,展现了杨慎对人生旅途的思考。
该诗探讨了离别与思乡的主题,表达了征人对远行的渴望,以及在旅途中对故乡的思念,营造出一种复杂而深邃的情感基调。
杜鹃鸟在诗中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乌臼树有什么作用?
诗人对于出行的态度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