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7:31: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31:21
绮缯缠髻作雕题,铁距穿鞋学马蹄。
清晓樵斤探虎穴,黄昏汲瓮下猿梯。
这首诗描绘了贵州的风土人情。第一句说女子用绮缯缠绕头发,像雕刻的题字;第二句说穿着铁距的鞋子,走路像马蹄声。第三句描绘了清晨樵夫用斧头探索虎穴,黄昏时则到水井边用梯子汲水,仿佛猿猴般灵巧。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著名的诗人和书法家。他以诗文并重而著称,风格清新、典雅。杨慎的诗歌常常以描写自然风光和地方风俗为主,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视角。
创作背景: 《贵州杂咏》创作于杨慎游历贵州期间,诗中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了贵州的自然景观和民俗风情,反映了作者对这一地区的热爱与赞美。
《贵州杂咏》是一首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诗作。杨慎通过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贵州的自然景观与人们的生活。诗的前两句通过对女子装扮和行走方式的描绘,展现了当地人们的生活习惯与审美情趣。绮缯缠髻与铁距穿鞋的对比,不仅表现了女性的柔美与男性的刚强,还暗示了生活的多样性与丰富性。
后两句转向对自然环境的描写,樵夫在清晨探虎穴的情景,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对生活的勇敢探索;而黄昏汲水的细节则传达了一种宁静与忙碌交替的生活节奏。这两幅画面相辅相成,形成了一幅动静结合的生活画卷,展现了贵州独特的自然风貌和人文情感。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与简练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贵州的深厚情感,同时也反映了明代社会的风貌与人们的生活状态。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贵州自然与人文的赞美,展现了当地人们的生活态度和习俗,反映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绮缯缠髻”形容的是谁的形象?
诗中提到的“黄昏汲瓮”描述的是哪个场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杨慎的《贵州杂咏》与王维的《鹿柴》,两者都描绘了自然风光和人文情感,但王维更侧重于诗意的宁静和隐逸,杨慎则通过生动的生活场景展现了民俗风情,风格各异,情感基调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