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浪淘沙·山寺夜半闻钟》

时间: 2025-04-25 05:10:00

诗句

身世酒杯中。

万事皆空。

古来三五个英雄。

雨打风吹何处是,汉殿秦宫。

梦入少年丛。

歌舞匆匆。

老僧夜半误鸣钟。

惊起西窗眠不得,卷地西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5:10:00

原文展示

浪淘沙·山寺夜半闻钟
作者:辛弃疾 〔宋代〕

身世酒杯中,万事皆空。
古来三五个英雄。
雨打风吹何处是,汉殿秦宫。
梦入少年丛,歌舞匆匆。
老僧夜半误鸣钟,
惊起西窗眠不得,
卷地西风。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与思考。身世仿佛只是在酒杯中浮沉,万事皆是空虚。回想古今,真正的英雄不过三五人而已。大雨和狂风中,汉朝的宫殿和秦朝的宫殿在哪里呢?梦中回到年轻的时光,那时歌舞欢快,然而,老僧在夜半误鸣的钟声,让我惊醒,无法再安眠,只能感受到卷起的西风。


注释

  • 身世:指个人的经历和命运。
  • 酒杯中:比喻人生的虚幻和短暂。
  • 万事皆空:一切事物都是空虚无常的。
  • 三五个英雄:古往今来,真正的英雄人物屈指可数。
  • 雨打风吹:形容自然环境的恶劣。
  • 汉殿秦宫:指汉朝和秦朝的宫殿,象征历史的辉煌与消逝。
  • 梦入少年丛:回忆年轻时的快乐。
  • 老僧夜半误鸣钟:指老和尚在凌晨时分敲钟,打破了宁静。
  • 惊起西窗眠不得:被钟声惊醒,无法再入睡。
  • 卷地西风:西风卷起,象征秋天的萧瑟与冷清。

典故解析

  • 汉殿秦宫:汉朝与秦朝的宫殿象征着中国历史上的辉煌与权力,诗人用此典故表达人生的无常和历史的变迁。
  • 老僧夜半误鸣钟:夜半钟声常用来象征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带有一种佛教的清寂与反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济南人。是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和将领,以豪放词风著称,其词作结构严谨,情感丰富,常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词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民族危机之际。诗人在山寺夜半听到钟声,思绪万千,感慨人生的短暂与历史的无情,反映了诗人对个人命运的思考以及对历史沧桑的感慨。


诗歌鉴赏

《浪淘沙·山寺夜半闻钟》是辛弃疾的一首经典词作,展现了他深刻的哲理思考和丰富的情感体验。词中,诗人以“身世酒杯中,万事皆空”开篇,直接表明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悟,仿佛一切都只是浮华的表象,令人深思。接着,他通过对古代英雄的追忆,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人生意义的探究。汉殿秦宫的提及,既是一种对历史的回顾,也象征着权力与荣耀的短暂。

在老僧误鸣钟声的描写中,诗人巧妙地将钟声与梦境结合,既是对内心宁静的打扰,也反映出对世事变迁的无奈与悲伤。最后一句“卷地西风”,更是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西风不仅象征着秋天的凉意,也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

整首词在结构上严谨,情感上真挚,透过简练的语言表达出深邃的哲理,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身世酒杯中,万事皆空:诗人感慨人生如同在酒杯中漂泊,表明对人生的无常和虚幻的认识。
  2. 古来三五个英雄:强调历史上真正的英雄稀少,暗示对平庸和无为的无奈。
  3. 雨打风吹何处是,汉殿秦宫:自然的恶劣环境与历史的辉煌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历史的变迁。
  4. 梦入少年丛,歌舞匆匆:通过梦境的回忆,表达对青春的向往和对往昔快乐时光的怀念。
  5. 老僧夜半误鸣钟:夜半钟声打破静谧,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觉醒。
  6. 惊起西窗眠不得,卷地西风:在惊醒中感受到外界的冷清,与内心的惆怅相呼应。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身世”比作“酒杯”,形象生动。
  • 对仗:如“古来三五个英雄”,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老僧夜半鸣钟,赋予了人物情感。

主题思想:整首词表达了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对历史变迁的思考,以及对青春时光的怀念,透出一股淡淡的忧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酒杯:象征人生的短暂与虚幻。
  • 英雄:代表理想与追求,暗示人们对伟大人物的向往。
  • 钟声:象征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觉醒。
  • 西风:象征秋天的萧瑟,反映内心的孤寂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身世酒杯中”中的“酒杯”比喻什么?

    • A. 财富
    • B. 人生的短暂与虚幻
    • C. 友情
  2. 诗中提到的“汉殿秦宫”指的是:

    • A. 自然环境
    • B. 古代的辉煌历史
    • C. 诗人的家乡
  3. “卷地西风”的意象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欢乐
    • B. 孤寂与萧瑟
    • C. 对未来的憧憬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同样表达对往昔的怀念与感慨。
  • 杜甫《春望》:对历史沧桑与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

诗词对比

  • 辛弃疾与李清照的词风都有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但辛弃疾更为豪放,李清照则偏重于细腻的情感描写。两者在主题上均涉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悟,但表现方式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辛弃疾词集》
  • 《宋词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

这些书籍将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辛弃疾的作品及其时代背景。

相关查询

临江仙·西湖春泛 吴山青·金璞明 和何元晋草堂漫兴 雨花庵题壁 樱桃 题秋海棠 赠冯慕冈二首(冯时在诏狱) 赠冯慕冈二首(冯时在诏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移星换斗 巾字旁的字 方字旁的字 通词 猜料 发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钳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举眼无亲 枯树再生枝 包含路的词语有哪些 齐伦 以防未然 曲頾 豕字旁的字 皿字底的字 兀字旁的字 抱愚守迷 三日不弹,手生荆棘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