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5:47: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5:47:01
手种藤花大可围,暮春小圃亦芳菲。
黄鹂隐叶惟闻啭,紫蝶寻春不辨飞。
满架迎风光眩眼,缘溪著雨碧侵衣。
漫道破除情事尽,长条柔蔓转依依。
这首诗描绘了种植藤花的情景,在温暖的暮春时节,花香四溢。隐在叶中的黄鹂鸟只听得见它的鸣叫,而紫色的蝴蝶在春天中飞舞,却不知自己在何处。藤架迎风而立,花朵的美丽让人感到眩目,沿着小溪,细雨侵湿了衣衫。人们常说情感已尽,但那柔软的藤蔓依然依依不舍。
王士骐是明代的诗人,生于诗歌兴盛的时期,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和细腻的情感著称。他的作品多以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个人情感为主。
这首诗创作于春天,正值花开之际,诗人通过描写藤花的美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情感的思考。
王士骐的《藤》是一首充满春意和情感的诗作。诗中通过藤花的描绘,展现了一种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生动。诗的前两句描绘了藤花的芳香和黄鹂的鸣叫,既有视觉的美,也有听觉的享受,读来让人感到春意盎然。接着,诗人又写到紫蝶在春天中飞舞,营造了一种轻快、活泼的氛围。后两句则转向细腻的情感描写,尽管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可能会有尽头,但那种依依不舍的情感依然存在,象征着自然和情感的深厚与不易。整首诗在轻松的自然描写中,蕴含着对情感的深刻思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人以思索。
整首诗通过藤花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情感的深思。尽管情感可能会有尽头,但依然存在着深厚的依恋,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微妙关系。
《藤》这首诗的作者是?
黄鹂在诗中代表什么?
诗中提到的“长条柔蔓”暗示了什么?
王士骐的《藤》与李白的《月下独酌》都描绘了自然的美,但前者更注重情感的细腻表达,而后者则表现出一种孤独与洒脱的态度。两者在风格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现了不同的诗人个性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