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即事十首》

时间: 2025-07-28 12:27:25

诗句

龙骨翻翻水倒流,藕花借与稻花秋。

鱼兼熊掌不可得,宁负风光救口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12:27:25

原文展示:

龙骨翻翻水倒流,藕花借与稻花秋。
鱼兼熊掌不可得,宁负风光救口休。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自然景象:水流逆转,莲藕的花朵与稻花在秋季相互依偎。诗人借用“鱼”和“熊掌”来表达一种无法兼得的矛盾与无奈,宁愿放弃美好的风光,也不愿为了生计而去妥协。

注释:

字词注释:

  • 龙骨:指龙的骨架,常用来借指山脉或河流的形状。
  • 翻翻:形容水流波动的样子。
  • 藕花:莲藕的花,象征美丽与清纯。
  • 借与:借用、依靠的意思。
  • 鱼兼熊掌:出自《孟子》,比喻无法兼得的两种美好事物。
  • 宁负:宁愿放弃。

典故解析: “鱼与熊掌不可得兼”出自《孟子》,孟子在此用以说明在选择时往往不能两全,其核心思想是强调抉择的艰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方岳,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深邃的思想著称。方岳的诗作常融入自然景物与人生哲理,展现出浓厚的个人情感和社会关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方岳的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选择和自然美景的思考。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士人面临着名利与内心理想的冲突,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这种矛盾的深刻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传达了对人生选择的思考。开头“龙骨翻翻水倒流”一句,形象地描绘了水流的逆转,给人一种不寻常的感觉,暗示了事物的发展与变化总是出乎意料。接下来的“藕花借与稻花秋”,则表现了自然中的和谐美,藕花与稻花在秋天的交织,象征着生命的丰富与多样。

而后两句“鱼兼熊掌不可得,宁负风光救口休”则引入了抉择的主题。诗人用“鱼”和“熊掌”这两个典故,表明在生活中常常面临不得不放弃某些美好事物的苦恼。宁愿放弃眼前的美景,也不愿意为了生存而去妥协,展现了一种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理解。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有着细腻的自然描写,还有着对人生哲理的深刻反思,充满了思辨的气息,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对理想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龙骨翻翻水倒流:描绘了水流的变化,暗示着事物的发展过程。
  2. 藕花借与稻花秋:表达了自然界的和谐美,藕花与稻花的相互依存。
  3. 鱼兼熊掌不可得:引用典故,强调生活中的选择困境。
  4. 宁负风光救口休:表达宁愿放弃美好,也不愿意妥协于现实的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鱼”和“熊掌”比喻两种理想的选择。
  • 对仗:诗句间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与人生的选择,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思考,展现了一种高洁的情操和哲理的深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龙骨:象征自然的力量与变幻。
  • 藕花:象征纯洁与美好。
  • 稻花:象征丰收与希望。
  • 鱼与熊掌:象征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鱼兼熊掌”出自哪位古人的作品?

    • A. 杜甫
    • B. 孟子
    • C. 李白
    • D. 苏轼
  2. 诗中“龙骨”指的是?

    • A. 龙的骨架
    • B. 一种植物
    • C. 山脉或河流的形状
    • D. 一种水流

答案:

  1. B. 孟子
  2. C. 山脉或河流的形状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方岳的诗歌与杜甫的《春望》在描绘自然的同时,都反映了对人生的思考。杜甫的诗更为忧国忧民,而方岳则更注重个人的内心感受和哲理的探讨。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方岳研究》
  • 《古诗词诠释与赏析》
  •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小雅·六月 菁菁者莪 小雅·彤弓 小雅·湛露 小雅·蓼萧 小雅·南山有台 小雅·南有嘉鱼 鱼丽 小雅·杕杜 小雅·出车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孙结尾的成语 門字旁的字 更替 谨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富富有余 釒字旁的字 鼎字旁的字 燕菜席 斗酒学士 椰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移山竭海 自寻死路 偃月营 三撇旁的字 不揣冒昧 静业 彐字旁的字 包含凑的成语 乱俗伤风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