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8:54: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8:54:27
汪校正送鹦鹉
作者: 方岳〔宋代〕
山中寂寞无与语,
陇客适从何许来。
每慨俗人言少味,
宁知凡物忌多才。
关山坐隔月千里,
湖海相忘酒一杯。
毕竟与渠毛羽别,
窥檐群雀漫惊猜。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山中感到孤独,无法与人交谈,看到一个从陇山来的客人,感到好奇和欣慰。他感慨那些世俗的人言之无味,怎能理解事物的复杂和多样。关山阻隔了朋友之间的距离,湖海之间也只需一杯酒,便能忘却彼此的距离。最后,诗人意识到和鹦鹉的分别,看到屋檐下的麻雀,心中泛起些许惊疑和怀念。
方岳,字子猷,号云水,宋代著名诗人,擅长山水诗和咏物诗,作品多表现出自然之美与人生哲理。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而生动的语言表达情感。
此诗写于诗人送别一只鹦鹉的情景,可能是在他与朋友的聚会后,感受到离别的惆怅,因此将此感情化作诗篇,表达对友人和自然的感悟。
《汪校正送鹦鹉》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诗,诗人通过对孤独的描绘,引入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开篇即以“山中寂寞无与语”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身处山中,感觉与外界的隔绝。接着,诗人以“陇客适从何许来”引出一位客人,表达了对新鲜事物的好奇与期待,同时也对生活的深思熟虑。每个人都有自己对世界的理解,诗人对“俗人言少味”的感慨,体现了他对复杂事物的独特见解。
而“关山坐隔月千里”则以山河为背景,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表达出朋友之间的隔阂与思念。此时,一杯酒便成为了情感的桥梁,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情谊可以超越地理的阻隔。最后,诗人意识到与鹦鹉的分别,心中产生了对自然与生命的再思考,透过“窥檐群雀漫惊猜”,表达了对生活细节的观察与思索,充满了人文关怀与自然哲理。
诗中运用了比喻、对仗等修辞手法。“关山”与“湖海”的对比,以及“毛羽”与“雀”的比喻,展现了自然与生命的联系。
整首诗通过对孤独、思念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对友谊的珍惜。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陇客”指的是?
诗中提到的“每慨俗人言少味”表达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