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8:23: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8:23:45
不缘过去行方便,安得今朝会碧虚。栖霞洞遇日华月华君。
这首诗意思是:如果不是因为过去的修行与方便法门,今天又怎能在这碧蓝的虚空中相会呢?在栖霞洞中,我遇见了日华和月华这两位神灵。
郑冠卿,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常表现出道教思想和对自然的崇敬,风格清新脱俗。
此诗可能是在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中创作的,诗人通过对栖霞洞的描写,表达了与自然神灵相遇的喜悦和感悟。
这首诗通过对过去修行和现在相会的对比,传达了一种因果关系和灵性体验。诗中的“栖霞洞”不仅是地理上的位置,更是心灵的栖息之处。诗人通过“日华月华”的描写,展现了天地之间的和谐美。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丰富,既有道教的哲理,亦有自然的美感,令人深思。
诗歌表达了修行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强调了因果关系,以及对灵性追求的向往。
诗中提到的“栖霞洞”象征什么?
A. 现实中的山洞
B. 灵性与修行之地
C. 需要避难的地方
答案:B
诗中“日华月华”象征什么?
A. 时间的流逝
B. 光明与智慧
C. 自然的力量
答案:B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A. 修行与自然的和谐
B. 对过去的怀念
C. 对未来的期盼
答案:A
可以将郑冠卿的这首诗与李白的《夜泊牛津》进行对比,李白在诗中强调了孤独与思乡的情感,而郑冠卿则更多地关注于修行与自然的和谐,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