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如梦令》

时间: 2025-04-23 08:23:42

诗句

帘外一枝花影。

月到花梢影冷。

夜坐穗灯销,寂寞小窗寒浸。

梦醒。

梦醒。

重把离愁细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8:23:42

原文展示:

如梦令
作者: 吴永汝 〔清代〕

帘外一枝花影。月到花梢影冷。
夜坐穗灯销,寂寞小窗寒浸。
梦醒。梦醒。重把离愁细整。

白话文翻译:

窗帘外,一枝花的影子摇曳。月光照到花梢,影子变得冰冷。
夜晚我独自坐在灯下,灯光渐渐熄灭,寂寞的窗户透着寒气。
梦醒了,梦醒了,我又重新把离愁细细梳理。

注释:

  • 帘外:窗帘外面
  • 花影:花的影子
  • 月到花梢影冷:月光照到花的尖端,影子显得冷清
  • 穗灯销:灯光逐渐熄灭
  • 小窗寒浸:小窗子透进寒气
  • 重把离愁细整:重新整理心中的离愁

典故解析:

“如梦令”是词牌名,常用于表达梦境、离愁等主题,常见于唐宋时期的词作中。此词虽然是清代作品,但继承了传统的表现手法,表达了对梦境与现实交织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永汝,清代词人,生活在社会动荡的时期,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风格细腻而富有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词创作于孤独的夜晚,表达了对离别的思念与对梦境的追忆,反映了诗人在特定环境下的内心感受。

诗歌鉴赏:

此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之情。开头的“帘外一枝花影”描绘出一种安静而美丽的夜晚场景,花影在月光下摇曳,给人以幽静之感。而“月到花梢影冷”则隐喻了生活的冷清与孤独,月光的清冷与花影的凋零,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哀伤与寂寞。接下来的“夜坐穗灯销,寂寞小窗寒浸”更是将这种情感推向高潮,灯光的熄灭与窗外的寒气浸透了诗人的心灵,形成了强烈的孤独感。

最后的“梦醒。梦醒。重把离愁细整。”更是点明主题,梦的醒来意味着对现实的回归,离愁也随之浮现,诗人试图在梦与现实之间整理这份愁苦。整首词在意象上细腻而凝练,情感真挚而深刻,展现了清代词人特有的敏感与细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帘外一枝花影:描绘了窗外花影的美丽,构建了一种宁静的氛围。
  2. 月到花梢影冷:月光照射下冷清的影子,反映出内心的孤寂。
  3. 夜坐穗灯销:夜晚独坐,灯光渐渐熄灭,象征着孤独感的加深。
  4. 寂寞小窗寒浸:小窗带来的寒冷感,加重了孤独的情绪。
  5. 梦醒。梦醒。重把离愁细整:梦的醒来意味着对离愁的再一次面对,表现了诗人对情感的理性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月光和花影比喻为孤独的象征。
  • 拟人:花影似乎在与人对话,增强情感的代入感。
  • 对仗:整首词在结构和意象上有着严谨的对仗。

主题思想:

整首词围绕孤独与离愁展开,诗人通过梦境的描绘反映出对现实生活的思考,情感深沉而细腻,展现了清代词人的敏感与细腻的审美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花影:象征美好与短暂,暗示离别的美好回忆。
  2. 月光:象征孤独与清冷,反映诗人的内心状态。
  3. 灯光:象征生活的温暖和希望,渐渐熄灭则意味失落。
  4. 小窗:象征封闭与孤独,透出外界的寒冷。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帘外一枝花影”中“花影”指的是什么?

    • A. 花的香气
    • B. 花的影子
    • C. 花的颜色
    • 答案: B
  2. “梦醒”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离愁
    • C. 愤怒
    • 答案: B
  3. 此诗的主题主要是什么?

    • A. 友情
    • B. 离愁
    • C. 旅行
    • 答案: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纳兰性德的《木兰花慢》

诗词对比:

吴永汝的《如梦令》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表达了对离愁的思考,但吴的词更侧重于孤独的情感,而李的词则更多表现出对爱情的深刻思念。两者在意象与情感上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时代背景与个人风格。

参考资料:

  • 《清代词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和三司晏尚书漫成 望仙亭北轩晚思 对菊有感 行药 祗答太傅邓国张相公 喜杨德华见过感旧成咏 寄题外门亭园 秋日四首 与献臣希深伯中源叔景纯会饮城东小园 小池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咂嘴弄唇 眉眼高低 涯结尾的成语 英武 舟字旁的字 爻字旁的字 厄字旁的字 丢手 善刀 父字头的字 身字旁的字 领异标新 口举手画 专欲难成 姝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开玩笑 势焰熏天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