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0:50: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0:50:32
飞盖西园夜,抽毫失谢君。
徘徊下修竹,暗澹入浮云。
素彩漫仍见,微芒细可分。
徒知此纫扇,离毕未前闻。
在西园的夜晚,轻纱似的飞盖遮住了月光,我提笔写下了对谢君的思念。徘徊在修竹下,微弱的月光依稀映入浮云之中。白色的光影依然可见,微弱的光芒细微而可分辨。只是知道这把纫扇(扇子)是我的心意,却未能将它亲自送到你手中。
毛滂(约1000年-约1070年),字子美,号深山,晚号青溪,宋代诗人,曾任官职。他的诗风以清新脱俗、意境优美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及抒发人情感受。
《仲夏月夜怀陈西安》创作于宋代,诗人在仲夏的夜晚,因思念友人而有所感触,借景抒情。此时正值盛夏,夜晚宁静而清凉,适合思考和回忆,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孤独和思念之情。
此诗通过描绘仲夏夜的幽静景色,展现了诗人对友人深切的思念之情。全诗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诗人用“飞盖西园夜”开篇,便将读者带入一个清幽的月夜场景。在这个夜晚,月光透过轻纱般的云彩,洒在西园的竹林之中,形成一种朦胧而美丽的意境。
诗中“徘徊下修竹,暗澹入浮云”,描绘了诗人徘徊在修竹之间的孤独与惆怅,暗淡的光线映照着浮云,更加衬托出诗人的内心孤寂。接着,诗人提到“素彩漫仍见,微芒细可分”,这意味着即使在这样的静谧环境中,他依然能感受到那微弱的光辉,象征着对友人温暖的思念。
最后一句“徒知此纫扇,离毕未前闻”,则表达了诗人无法亲手将思念寄托给友人的无奈与惆怅。这种情感的真实流露,使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抒情氛围和深刻的思考,引人共鸣。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孤独感,体现了诗人对友谊和情感的珍视,以及在夜晚宁静中引发的深刻思考。
诗人提到的“谢君”指的是谁?
“飞盖西园夜”中的“飞盖”指的是什么?
本诗表达的主要情感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