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炼丹井》

时间: 2025-04-26 02:30:18

诗句

荒巅有野井,古意豁冥搜。

藓石已摧剥,云萝閟清幽。

忆昔抱朴翁,炼液栖高丘。

朝饮井中泉,暮濯井下流。

丹成已蝉蜕,岩花几春秋。

但见虎豹蹏,印迹碧甃头。

举瓢酌寒泉,一饮销百忧。

日暮洞恍惚,攀桂聊淹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30:18

原文展示:

炼丹井
作者:胡融 〔宋代〕

荒巅有野井,古意豁冥搜。
藓石已摧剥,云萝閟清幽。
忆昔抱朴翁,炼液栖高丘。
朝饮井中泉,暮濯井下流。
丹成已蝉蜕,岩花几春秋。
但见虎豹蹏,印迹碧甃头。
举瓢酌寒泉,一饮销百忧。
日暮洞恍惚,攀桂聊淹留。


白话文翻译:

在荒凉的山顶上有一口野井,古老的意境让我寻求深邃的思考。苔藓和石头已经剥落,云雾缭绕显得清幽。想起从前的抱朴老翁,他在高丘上炼丹。早晨在井中饮水,晚上在井下洗涤。丹药已经成形,像蝉蜕般脱落,岩石上的花朵又经历了多少春秋。只见虎豹的足迹,留在青石的上面。我举起瓢喝寒泉,一饮就消除了百般忧愁。日暮时分,意境恍惚,我攀爬桂树,暂时停留。


注释:

  • 荒巅:荒凉的山顶。
  • 古意:古老的情趣或意境。
  • 豁冥搜:开阔而深邃,寻求探索。
  • 藓石:苔藓覆盖的石头。
  • 抱朴翁:指道教炼丹术士,隐士。
  • 炼液:炼制丹药的液体。
  • 朝饮、暮濯:早晨饮水,傍晚洗涤。
  • 蝉蜕:比喻脱去旧的外壳,重生。
  • 洞恍惚:洞中模糊不清,恍惚。
  • 攀桂:攀爬桂树,象征追求高洁的理想。

典故解析:

“抱朴翁”可能指的是道教的隐士,象征追求道教的修炼与长生不老的理想。诗中提及的炼丹,暗示了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世界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胡融,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知,主要以其山水诗和道教诗闻名,作品常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道教思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隐逸生活的背景下,反映了诗人对道教炼丹文化的向往,表达了对自然的敬仰和内心的宁静追求。


诗歌鉴赏:

《炼丹井》通过描绘荒凉的自然景象与隐逸的生活方式,表现了诗人对道教精神的渴望与追求。诗中描绘的“荒巅有野井”不仅仅是自然景象的描写,更是对心灵安宁的追求与思考的象征。通过对苔藓石和云萝的描写,展示了自然的清幽与宁静,反映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在回忆与“抱朴翁”相处的日子时,诗人不仅回顾了炼丹的过程,更是回忆起在自然中寻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早晨和傍晚的饮水与洗涤,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自然的和谐。随着丹药的成形,诗人感受到生命的蜕变和时间的流逝,岩花经历的春秋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结尾部分,诗人举瓢酌寒泉,消除百忧,体现出一种洒脱和豁达的生活态度。最后的“日暮洞恍惚,攀桂聊淹留”更是将诗人对自然的依恋与追求升华到了一种超越世俗的境界,展现了道教思想中对长生与自然和谐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荒巅有野井:在荒凉的山顶上,有一口野生的井,暗示诗人远离尘世,追求隐逸。
  2. 古意豁冥搜:古老的意境让人心灵开阔,思绪深邃,反映了对道教哲学的思考。
  3. 藓石已摧剥:苔藓和石头的剥落,象征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变迁。
  4. 云萝閟清幽:云雾缭绕,显得格外清幽,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5. 忆昔抱朴翁:回忆过去与道士相处的日子,表现出对古人智慧的敬仰。
  6. 炼液栖高丘:炼制丹药的生活,表明追求长生与超凡脱俗。
  7. 朝饮井中泉,暮濯井下流:朝夕与自然亲密接触,体现出诗人内心的宁静。
  8. 丹成已蝉蜕:丹药成形,象征蜕变与新生。
  9. 岩花几春秋:岩石上的花经历了春秋,反映了岁月的无情与生命的轮回。
  10. 但见虎豹蹏:只看到虎豹的足迹,暗示了自然的野性与生命的真实。
  11. 举瓢酌寒泉:举瓢饮水,消去烦恼,表现了诗人洒脱的心态。
  12. 日暮洞恍惚:日暮时分,意识恍惚,暗示对自然的沉醉。
  13. 攀桂聊淹留:攀爬桂树,表现出对理想的追求与对自然的留恋。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丹成已蝉蜕”,将炼丹比作蝉蜕,生动形象。
  • 对仗:诗中多处运用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自然景象与人心情的交融,如“朝饮井中泉,暮濯井下流”。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道教隐逸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追求心灵自由、超越世俗的理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荒巅:象征孤独与隐逸。
  2. 野井:自然的纯净,象征心灵的清澈。
  3. 抱朴翁:道教的象征,体现对古人智慧的向往。
  4. 丹药:追求长生与超然的象征。
  5. 虎豹:自然的真实,象征生命的力量。
  6. 寒泉:清凉的心灵慰藉,象征内心的宁静。
  7. 桂树:高洁与理想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抱朴翁”指的是哪类人物?
    A. 隐士
    B. 农民
    C. 商人
    D. 战士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朝饮井中泉,暮濯井下流”主要表达了诗人对____的追求。

  3. 判断题:该诗反映了对世俗生活的向往。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

  1. A
  2. 自然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自然与隐逸,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 李白的《庐山谣》则更加豪放,展现出李白奔放的个性与对自然的敬仰。

参考资料:

  1. 《宋代诗词选》
  2. 《中国古代文学史》
  3. 《道教文化与文学》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丙寅岁秋再抵长松奉等慈师入城作诗记一时事 赏春 次和牧翁三月十六日招集娄东诸词人论文即事 赠江右施伟长一首 舟中看雪用蒋文从韵 次和牧翁三月十六日招集娄东诸词人论文即事 其二 乙卯人日风雪同黼季山中早行送东涧先生葬兼示遵王 江楼 次和鹤客游鹁鸽峰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目眩神迷 河鱼天雁 幾字旁的字 焌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羹献 娭戏 阵马风樯 为开头的成语 寸字旁的字 廾字旁的字 腹结尾的成语 殳字旁的字 妙巧 小本经营 痡峭 身微言轻 貝字旁的字 搓手顿足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