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30: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30:18
炼丹井
作者:胡融 〔宋代〕
荒巅有野井,古意豁冥搜。
藓石已摧剥,云萝閟清幽。
忆昔抱朴翁,炼液栖高丘。
朝饮井中泉,暮濯井下流。
丹成已蝉蜕,岩花几春秋。
但见虎豹蹏,印迹碧甃头。
举瓢酌寒泉,一饮销百忧。
日暮洞恍惚,攀桂聊淹留。
在荒凉的山顶上有一口野井,古老的意境让我寻求深邃的思考。苔藓和石头已经剥落,云雾缭绕显得清幽。想起从前的抱朴老翁,他在高丘上炼丹。早晨在井中饮水,晚上在井下洗涤。丹药已经成形,像蝉蜕般脱落,岩石上的花朵又经历了多少春秋。只见虎豹的足迹,留在青石的上面。我举起瓢喝寒泉,一饮就消除了百般忧愁。日暮时分,意境恍惚,我攀爬桂树,暂时停留。
“抱朴翁”可能指的是道教的隐士,象征追求道教的修炼与长生不老的理想。诗中提及的炼丹,暗示了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世界的向往。
作者介绍:
胡融,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知,主要以其山水诗和道教诗闻名,作品常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道教思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隐逸生活的背景下,反映了诗人对道教炼丹文化的向往,表达了对自然的敬仰和内心的宁静追求。
《炼丹井》通过描绘荒凉的自然景象与隐逸的生活方式,表现了诗人对道教精神的渴望与追求。诗中描绘的“荒巅有野井”不仅仅是自然景象的描写,更是对心灵安宁的追求与思考的象征。通过对苔藓石和云萝的描写,展示了自然的清幽与宁静,反映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在回忆与“抱朴翁”相处的日子时,诗人不仅回顾了炼丹的过程,更是回忆起在自然中寻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早晨和傍晚的饮水与洗涤,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自然的和谐。随着丹药的成形,诗人感受到生命的蜕变和时间的流逝,岩花经历的春秋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结尾部分,诗人举瓢酌寒泉,消除百忧,体现出一种洒脱和豁达的生活态度。最后的“日暮洞恍惚,攀桂聊淹留”更是将诗人对自然的依恋与追求升华到了一种超越世俗的境界,展现了道教思想中对长生与自然和谐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道教隐逸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追求心灵自由、超越世俗的理想。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抱朴翁”指的是哪类人物?
A. 隐士
B. 农民
C. 商人
D. 战士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朝饮井中泉,暮濯井下流”主要表达了诗人对____的追求。
判断题:该诗反映了对世俗生活的向往。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