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50: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50:03
送普安徐太守赴任 其二
作者:李学曾 〔明代〕
公才文武备,得郡称临边。
化日回寒谷,清风拂瘴烟。
民淳稀讼牒,政暇到诗篇。
坐对南荣木,春莺看早迁。
这首诗的意思是:
徐太守具备文才和武功,治理的郡县被称为临边。
在阳光的照射下,寒冷的谷地变得温暖,清风吹拂,驱散了瘴气。
百姓善良,争讼的文书稀少,政务闲暇时,他能品味诗篇。
坐在南荣树下,春天的小黄莺看着早早迁徙的景象。
“临边”指的是边疆地区,寓意徐太守所治理的地方相对偏远,但也暗示着治理的艰巨性。诗中提到的“清风拂瘴烟”,则反映了治理后环境的改善,显示出徐太守的治政能力。
作者介绍:李学曾,明代诗人,以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社会的关怀著称。他的诗常常反映出对政治的思考和对百姓生活的关切。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李学曾在送别徐太守赴任时所作,表达了对徐太守的赞美和对其能良好治理的期望。
此诗通过描写徐太守的品德与治政能力,表现出诗人对其的赞美与期许。首联“公才文武备,得郡称临边”,开篇即点明徐太守的才干,展现出一种自信和骄傲的语气。接着,通过“化日回寒谷,清风拂瘴烟”,传达出徐太守治理下的地方由寒冷变暖、环境改善的状态,表现了治政的成效。这不仅是对徐太守的赞美,也是对他未来工作的鼓励与期待。
“民淳稀讼牒,政暇到诗篇”则进一步描绘出徐太守所治之地百姓安乐、政务清闲的景象,突显出良好的治政效果。最后两句“坐对南荣木,春莺看早迁”更是以自然景象作为结尾,给人以美好的感受,象征着春的生机与希望,也暗示着徐太守前途光明。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对人事的描写,也有自然景象的融入,展现了诗人对政治的思考及对人性的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徐太守的赞美与祝福,寄托了对美好治政的期待,展现出诗人对社会的关怀与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清风”是用来表现什么的?
a) 它的凉爽
b) 治政的成效
c) 自然的美丽
“民淳稀讼牒”中的“民淳”指的是什么?
a) 百姓很聪明
b) 百姓善良
c) 百姓富有
诗中提到的“南荣木”象征着什么?
a) 贫穷
b) 安宁
c) 热闹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对比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两首诗都表现了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与人事的感慨,但李白的诗更倾向于表达个人的情感,而李学曾的这首诗则更具社会关怀和对政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