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20: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20:40
舟次严陵
作者: 方岳 〔宋代〕
人语山相应,舟行岸自移。
鱼因寒越隽,鹭到晚犹饥。
岁尽难为客,江晴易得诗。
渺予烟水阔,何以此行为。
人在山间呼喊,声音在山间回荡,船在水中行驶,岸边的景色也随之变幻。
鱼因为寒冷而跃出水面,白鹭到傍晚时分仍然饥饿。
年末时节难以为客人留宿,晴朗的江面上容易生诗。
我在这渺茫的水烟中,何以继续这行程呢?
作者介绍:方岳(生卒年不详),字干卿,号云间,晚号天阐,南宋诗人,擅长诗词和散文,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情感真挚,风格清新。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方岳游历严陵时,表现了他在旅途中所感受到的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
《舟次严陵》是方岳的一首描绘自然与人生哲理的诗。诗中通过描绘人与自然的和谐,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的感慨。首联“人语山相应,舟行岸自移”,通过人与自然的互动,表现出一种和谐美。船行水面,岸边的风景似乎随着船的移动而变化,暗示着人生的无常与变化。
接下来的两句“鱼因寒越隽,鹭到晚犹饥”则通过描写鱼和白鹭的状态,反映出自然界的生存法则,鱼因寒冷而跃出水面,白鹭到傍晚时仍然未能找到食物,展现了自然的残酷与生命的挣扎。
第三联“岁尽难为客,江晴易得诗”则表达了诗人对年末时光的感慨,岁末临近,难以招待客人,与此同时,晴朗的江面则给诗人带来了创作的灵感,体现了诗人对写作的热爱。
最后一句“渺予烟水阔,何以此行为”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旅行的迷茫与思考,渺茫的烟水中,诗人感到渺小而无助,不禁反思自己的行程与生活的意义。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与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自然的美与人生的哲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人与自然的关系,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思考人与自然、时间的关系,体现出一种哲理性和生活的真实感。
诗词测试:
诗中“舟行岸自移”表达了什么意境?
“鱼因寒越隽”中“越隽”的意思是:
诗的最后一句“何以此行为”表达了诗人的何种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