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将入仙都》

时间: 2025-05-01 16:21:14

诗句

客如我亦未为俗,着我於中何忝渠。

若作春阴愁又绝,蕙花香冷雨疏疏。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6:21:14

原文展示:

将入仙都
客如我亦未为俗,
着我於中何忝渠。
若作春阴愁又绝,
蕙花香冷雨疏疏。

白话文翻译:

即将进入仙境,
像我这样的客人也不会被世俗束缚,
我身处其中,何以不感到羞愧呢?
如果在这样的春日阴霭中感到忧愁,那就太绝望了,
蕙兰的花香在细雨中显得冷淡而稀疏。

注释:

  • 仙都:指神仙所居住的地方,象征理想的境界或精神的归宿。
  • :这里指代诗人自己,表达一种身在世外的状态。
  • 未为俗:未被世俗所束缚,强调一种超然的态度。
  • 蕙花:蕙兰,象征高雅的气质。

典故解析:

“仙都”可引申为道教文化中的理想境界,代表着一种超脱世俗、追求高尚精神的向往。而“蕙花”常用来象征文人雅士的品格,蕙兰的香气在古代诗词中也常常与清雅、孤傲相联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方岳(生卒年不详),是宋代的一位诗人,作品多涉及自然、人生哲理等,风格清新脱俗,偏向于抒情与哲思。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一个春日,诗人即将踏入一个理想的境界,抒发了对超脱世俗的向往和对内心情感的思考。

诗歌鉴赏:

《将入仙都》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诗,整体上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渴望和对现实的反思。首句“客如我亦未为俗”直接表明了诗人的超然态度,他自视为一个游历者,虽身在尘世,但内心远离世俗的纷扰。在这种境界里,诗人感到一种羞愧,似乎对自己在此处的停留感到不安,暗示了对精神追求的反思。

接下来的“若作春阴愁又绝”,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复杂情感。春天本应是充满生机与希望的季节,但在阴霭中却显得愁苦,这种情绪的对比,反映了诗人的内心挣扎与无奈。最后一句“蕙花香冷雨疏疏”则将这种情感升华到自然景象中,蕙兰的香气在细雨中显得冷淡而稀疏,象征着一种孤独的美感,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客如我亦未为俗”:诗人自谦地将自己比作一个客人,虽然身处世俗,但心灵却未被束缚。
    2. “着我於中何忝渠”:身处理想的境界中,诗人感到羞愧,质疑自己的存在价值。
    3. “若作春阴愁又绝”:如果在春天的阴霾中感到愁苦,那就太绝望了,这里表达了对生活的悲观情绪。
    4. “蕙花香冷雨疏疏”:蕙兰的香气在细雨中显得微弱而稀疏,象征着孤独与冷清。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客如我”与“未为俗”的对比,增强了诗句的节奏感。
    • 意象:通过“蕙花”和“冷雨”构建了一种清雅而孤寂的意境。
  •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与对现实的反思,体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哲学思考和情感的孤独。

意象分析:

  • 蕙花:象征高洁、优雅,代表着诗人对美好品质的追求。
  • 春阴:代表了生活中的忧愁和不如意,形成对照,突显出诗人的矛盾心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仙都”的含义是什么? A. 世俗之地
    B. 理想的境界
    C. 农村

  2. 诗人自称为“客”的原因是什么? A. 表达一种游历者的身份
    B. 表达孤独感
    C. 表达无所事事

  3. “蕙花香冷雨疏疏”中,蕙花象征什么? A. 生命力
    B. 高洁的品质
    C. 悲伤的情感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比较方岳的《将入仙都》和王维的《鹿柴》,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与对内心情感的思考,但方岳更倾向于哲学的反思,而王维则更注重自然的描写与宁静的氛围。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方岳诗文集》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琵琶 辽城望月 赋得残菊 咏风 咏兴国寺佛殿前幡 帝京篇十首 初夏 除夜 咏雨·其二 赐房玄龄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狐狸尾巴 包含瘼的词语有哪些 裂土分茅 权时制宜 白字旁的字 驵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立刀旁的字 丨字旁的字 依违两端 臂结尾的成语 模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世讲 九鼎一言 辛字旁的字 拎包 令人发竖 绿叶成阴 墉宫 目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