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58: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58:19
斯人异好恶,是非汩真情。
鹅有翅莫飞,蛇无足能行。
世事亦如此,未可一概评。
这位人的喜好是与众不同的,关于是非的判断也会淹没真实的情感。鹅有翅膀却不能飞翔,蛇没有脚却能自由行走。世间的事物也往往如此,不能一概而论。
李若川,宋代诗人,生活在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他的诗歌风格多样,善于用简练的语言表达深邃的思想,常常关注人性与社会现象。
这首诗作于李若川对人性复杂性的思考之际,反映了他对社会现象的观察与思考,表达了对人情冷暖、是非难辨的感慨。
李若川的这首《三韵杂咏七首》以深邃的哲理和独特的视角揭示了人性与世界的复杂性。开篇便引入“斯人异好恶”,在这里,诗人强调了个体的独特性,暗示着每个人的情感和判断都受到自身经历的影响。接着,诗中通过“鹅有翅莫飞,蛇无足能行”这一比喻,展示了表面与实际的矛盾,鹅虽然有翅膀,但却无法飞翔,而蛇虽无足,却能灵活地移动,这种反常的景象揭示了世事的多变与不可预知。
整首诗以世事作结,指出人生与事物并非表面所见,要求人们在评判事物时应更加谨慎,不能轻易下结论。这种思想在当今社会尤其具有现实意义,鼓励人们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保持理性与思考的深度。
诗歌探讨了个体的独特性以及世事的复杂性,提醒人们在面对是非时应保持理性,避免一概而论的判断。
诗中“斯人异好恶”表达了什么样的观点?
A. 每个人的喜好都一样
B. 每个人的喜好与判断都是独特的
C. 人的情感是不重要的
“鹅有翅莫飞”意指什么?
A. 鹅不能飞是因为它累了
B. 有些事物表面上看似完美,实则有其局限
C. 鹅的翅膀太小
与李若川的诗歌相比,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而李若川则更关注于人性与社会的复杂性。这两首诗的主题虽有所不同,但都反映了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深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