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6:02: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6:02:06
村居
作者:沈亚之
有树巢宿鸟,无酒共客醉。
月上蝉韵残,梧桐阴绕地。
独出村舍门,吟剧微风起。
萧萧芦荻丛,叫啸如山鬼。
应缘我憔悴,为我哭秋思。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村居生活场景:树上有鸟巢,但没有酒来和朋友一起醉酒。月光升起,蝉的鸣叫逐渐消退,梧桐树的阴影笼罩着大地。我独自走出村舍,微风轻拂,吟唱着诗歌。芦苇和荻草摇曳,仿佛在山中呼啸。或许是因为我的憔悴,秋天的思绪在为我哭泣。
作者介绍:沈亚之,唐代诗人,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及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他的诗常常在静谧中流露出对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在秋天的某个宁静的夜晚写成,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孤独和思乡之情的感慨。
《村居》通过简单的自然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诗的开头,鸟巢的存在却没有酒的陪伴,立刻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接着,月光和蝉声的描写,表现出时间的流逝与变化,暗示了生命的无常。
“独出村舍门”一句,诗人走出家门,似乎在寻找某种寄托或情感的慰藉。而随之而来的“吟剧微风起”,则是他内心情感的流露,与外在自然的和谐统一。在这宁静的环境中,诗人感受到微风的轻柔,仿佛一切都在与他对话。
最后两句“萧萧芦荻丛”,描绘出芦苇的摇曳声,犹如山鬼的呼啸,营造出一种神秘的气氛。而“应缘我憔悴”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伤与思乡之情,秋思如泪,令人深思。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反思,表现了个体在自然与社会中微小而又孤独的存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对孤独的深切感悟,展现了个体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无奈,同时也流露出对生命流逝的思考与感慨。
意象词汇:
每个意象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思索和对自然的敏感。
诗词测试:
《村居》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没有什么来与朋友共饮?
诗中哪种植物的声音像山鬼的呼啸?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沈亚之的《村居》与李白的《静夜思》都表现出孤独和思乡的主题,但沈亚之更注重自然的描写,而李白则通过月亮引发情感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