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2:19: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2:19:23
凤栖梧 舞酒妓
作者: 刘天迪 〔宋代〕
一剪晴波娇欲溜。
绿怨红愁,长为春风瘦。
舞罢金杯眉黛皱。
背人倦倚晴窗绣。
脸晕潮生微带酒。
催唱新词,不应频摇手。
闲把琵琶调未就。
羞郎却又垂红袖。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舞女在春日里轻盈舞动的情景。她的舞姿如同一剪娇嫩的波澜,让人心生怜惜。她心中充满了对春天的怨怼和愁苦,因而显得更加瘦弱。舞毕,她微微皱眉,似乎有些疲倦,倚靠在晴窗边,眼神中透着一丝倦怠。她脸上因饮酒而微微泛红,似乎还没从舞蹈的喜悦中回过神来。她催促歌手唱新词,却又不想频频招手。此时她闲暇间拨动琵琶,调子却未能完全成型。面对心上人,她又羞怯地低下了头,轻轻垂下红袖,显得既柔弱又妩媚。
刘天迪,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词作著称。他的作品多表现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对人情世态的深刻理解,风格清新而富有情感。
《凤栖梧 舞酒妓》写于一个春日的宴会场景,表现了舞女在欢愉与忧愁之间的内心挣扎,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的期待与束缚。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舞女在春日宴会中的复杂心情。开头一句“一剪晴波娇欲溜”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轻盈而柔美的画面,舞女的舞姿如水波般轻柔,给人一种美的享受。接下来的“绿怨红愁”则揭示了她内心的愁苦与忧伤,暗示着她在欢愉表象下隐藏的情感波动。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非常讲究,金杯、琵琶等元素不仅丰富了诗的层次感,同时也增添了宴会的氛围。舞女在舞毕后的倦怠、微醉,以及对心上人的羞怯,展现了她作为一个女性在美丽与脆弱、欢乐与忧愁之间的矛盾。
诗末的“羞郎却又垂红袖”更是点睛之笔,表达了舞女对爱情的渴望和无奈,既有对心上人的期待又有隐隐的羞怯,使整首诗在细腻的情感中显得尤为动人。
整首诗通过对舞女生活的细腻刻画,反映了女性在春日宴会中的美丽与脆弱,表现出对爱情的渴望与无奈,同时也对当时社会对女性的期待与束缚进行了深刻反思。
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的画面感,也寄托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诗中“一剪晴波”比喻什么?
A. 舞女的舞姿
B. 酒的颜色
C. 春天的花朵
“绿怨红愁”中的绿和红分别象征什么?
A. 春天和秋天
B. 生机和爱情的愁苦
C. 快乐和忧愁
诗中提到的“金杯”代表了什么?
A. 财富
B. 宴会与欢愉
C. 友谊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