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3:40: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3:40:19
黄耳冢
作者: 林景熙 〔宋代〕
筠筒音断水云村,
吠入空林枸杞根。
我亦天涯音信杳,
卢令诗在为招魂。
竹筒的声音在水云村已经断绝,
狗吠声传入空荡的林间,枸杞的根部。
我在天涯海角,音信全无,
卢令的诗篇是在为你招魂。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林景熙,宋代诗人,生平资料相对稀少,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诗作多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黄耳冢》创作于作者人生的某个阶段,可能是经历了亲友的离世,或是对故乡的思念,因而写下此诗。诗中表达了对逝去者的怀念与对自我的孤独感。
《黄耳冢》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作,诗中通过描绘宁静的自然景象,展现了一种深沉的孤独感。开篇“筠筒音断水云村”,描绘了一个安静的村落,竹筒传来的声音已经断绝,暗示与外界的联系已经消失。接着“吠入空林枸杞根”,狗吠声在空旷的林子里回荡,增强了孤寂的氛围。
诗人通过对声音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寂静而又空灵的意境,反映了内心的失落与愁苦。第三句“我亦天涯音信杳”,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孤独感与对联系的渴望。最后一句“卢令诗在为招魂”则是对亡者的追思,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意在通过诗歌来唤起逝去的灵魂,带有一种哀伤和无奈。
整首诗言简意赅,却情感深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对友人的思考与感悟,充满了对生命的反思与感伤。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情感的交织,诗人成功地传达了一种复杂的情感状态,使得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哀愁。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孤独与怀念,表现了诗人在面对失去时的无奈与惆怅,反映出生命的脆弱和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感。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歌的情感基调,反映了诗人对生命、对友人的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筠筒”指的是什么?
a) 一种乐器
b) 竹子制成的容器
c) 书本
“我亦天涯音信杳”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孤独与失落
c) 愤怒
卢令的诗在这里起到什么作用?
a) 传递快乐
b) 招魂、追忆
c) 描述自然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