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寄葛秋岩》

时间: 2025-05-06 02:53:15

诗句

吴地繁华半劫灰,故山秋远梦频回。

琵琶亭老春风棹,桑落洲寒夜雨杯。

岁月悠悠人几换,关河渺渺雁空来。

酒酣欲寄登临眼,黄叶斜阳满废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53:15

原文展示:

吴地繁华半劫灰,故山秋远梦频回。
琵琶亭老春风棹,桑落洲寒夜雨杯。
岁月悠悠人几换,关河渺渺雁空来。
酒酣欲寄登临眼,黄叶斜阳满废台。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吴地繁华已成过去的感慨,故乡的秋天遥远而频繁地出现在梦中。琵琶亭依旧在春风中荡漾,桑落洲的寒夜里伴着雨与酒。岁月漫长,人事已更迭,孤雁在遥远的河流上飞来。诗人酒酣之际,想把眼前的景象寄托于远方的思绪,斜阳洒在废弃的台上,满地的黄叶。

注释:

  • 吴地: 指今江苏一带,古代吴国所在。
  • 劫灰: 形容繁华已逝,残留的灰烬。
  • 琵琶亭: 指供人休息、演奏琵琶的亭子。
  • 桑落洲: 指桑树落叶的洲岛,环境清幽。
  • 岁月悠悠: 形容时间漫长,流逝不息。
  • 关河渺渺: 形容关山河流遥远而渺小。
  • 酒酣: 饮酒酣畅。
  • 登临眼: 登高远眺的目光。
  • 黄叶斜阳: 秋天的黄叶与斜射的夕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林景熙,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知。他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风貌,常带有浓郁的乡愁与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之际,反映了当时社会变迁带来的思绪与情感的交织。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开头两句以“吴地繁华半劫灰”道出曾经繁华的地方如今已是满目疮痍,诗人对此感到无奈和惋惜。而“故山秋远梦频回”则表现了对故乡的深切怀念,梦中的故乡成为了他心灵的寄托。

接下来的“琵琶亭老春风棹,桑落洲寒夜雨杯”,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显伤感的氛围。琵琶亭依旧是春风的见证,但岁月的流逝使得一切都显得苍老与无常。随着时间的推移,诗人感受到“岁月悠悠人几换”的无情,亲友已离去,世事变迁,唯有“关河渺渺雁空来”这孤雁仍在远方飞翔,象征着流逝的时光和孤独的心境。

最后两句“酒酣欲寄登临眼,黄叶斜阳满废台”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在酒意的推动下,试图将眼前的景象寄托于内心的情感,斜阳与黄叶的意象交织,构成了一幅凄美的画面,表达了对过往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吴地繁华半劫灰:曾经繁华的吴地,如今只剩下灰烬,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与无奈。
  2. 故山秋远梦频回:故乡的秋天在梦中频繁回响,突显对故乡的思念。
  3. 琵琶亭老春风棹:琵琶亭在春风中依然存在,但岁月已使它变得苍老。
  4. 桑落洲寒夜雨杯:桑落洲在寒夜里下着雨,诗人独自对酒,增添了孤独感。
  5. 岁月悠悠人几换:时间漫长,经历了多少人的更迭,感叹生命的无常。
  6. 关河渺渺雁空来:关山河流遥远,孤雁飞来,象征着思念与孤独。
  7. 酒酣欲寄登临眼:在酒意酣畅之际,想将眼前的景象寄托于心。
  8. 黄叶斜阳满废台:黄叶在斜阳的照射下满是废台,形成一种凄凉的意境。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运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如“岁月悠悠”和“关河渺渺”,增强了韵律感。
  • 意象:如“琵琶亭”、“黄叶斜阳”等意象,充满了秋天的萧瑟和思乡的情感。
  • 比喻:将繁华比作“劫灰”,形象地表现出过往的辉煌已成过眼云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对故乡的思念、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生命无常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惆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吴地: 象征繁华与历史的沧桑。
  • 琵琶亭: 代表着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
  • 黄叶: 代表秋天的萧瑟与生命的流逝。
  • 斜阳: 代表时间的流逝与余晖中的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吴地”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江苏
    • B. 浙江
    • C. 四川
    • D. 广东
  2. “琵琶亭”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 A. 过去的繁华
    • B. 现在的孤独
    • C. 对未来的期望
    • D. 自然的美好
  3. “岁月悠悠人几换”中“人几换”指的是什么?

    • A. 朋友离去
    • B. 生活的变化
    • C. 自然的变迁
    • D. 时间的流逝

答案:

  1. A. 江苏
  2. A. 过去的繁华
  3. A. 朋友离去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秋天的意境与孤独之情,但王维更注重自然的描写与哲理思考。
  • 李白《庐山谣》:李白通过豪放的笔调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自由的追求,与林景熙的细腻感慨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文观止》
  • 《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赠赵廉州 别拟太上皇帝挽歌词六首 镇下放船过东山二首 口號 致政承奉卢君挽词 琉璃河 丙午新正书怀十首 南楼望雪 次韵龚养正送水仙花 再赋简养正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含类 臊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鞠旅陈师 鹿字旁的字 金星地鳝 矜功伐善 画地作狱 孤注一掷 幽荐 亚腰 六顺 草字头的字 弋字旁的字 阜字旁的字 而字旁的字 光彩射人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