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17: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17:40
灵骨閟金锁,梵宫超玉绳。
道人住香火,独先开净行。
呼船久无人,月沉河汉倾。
虚舟不受怒,故在蓼滩横。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道士在宁静的环境中修行的场景。诗的开头提到“灵骨”和“金锁”,暗示着一个神秘的境界,接着提到“梵宫”和“玉绳”,表现出一种超然的境界。道士在香火缭绕的地方独自修行,展现了他追求内心宁静的决心。诗中提到的“呼船久无人”,描绘了孤寂的氛围,月光映照下河流倾斜,象征着时间的流逝。最后一句“虚舟不受怒,故在蓼滩横”,表达了道士心境的平和与超然。
灵骨:指灵魂和身体的结合,常用于道教修行的语境中。
閟:闭合、封闭的意思。
金锁:象征着金色的锁链,寓意束缚与禁锢。
梵宫:指佛教的殿堂,象征着神圣的空间。
玉绳:象征着超脱与自由的绳索。
道人:指修道的人,通常指道士。
香火:指香与火,象征祭祀和礼拜活动。
净行:指清净无为的行为,强调道士的修行状态。
河汉:古代对银河的称呼。
虚舟:虚无的船,象征漂泊与无所依靠。
蓼滩:指一种植物蓼的生长地,象征着自然的环境。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宋代著名诗人、书法家。他与苏轼、米芾并称为“宋四家”,以其独特的个性和风格在诗歌、书法领域均有深远影响。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情感细腻,形式多样。
此诗作于黄庭坚晚年的时光,反映了他对道教思想的理解与追求。他在道教修行中寻求内心的宁静与超然,表达了对世俗繁华的淡泊态度。
《次韵知命永和道中》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道士在修行过程中所体验的孤独和宁静。诗的开头使用“灵骨”和“金锁”,展示了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修行境界,给人一种超然脱俗的感觉。随着诗句的展开,读者能感受到道士在香火缭绕的环境中,既有对世俗的疏离,又有对内心净化的追求。特别是“呼船久无人,月沉河汉倾”,将孤独的情感与时间的流逝结合在一起,渲染了道士内心的宁静与超脱。最后一句“虚舟不受怒,故在蓼滩横”,则是表达了道士与世无争的心态,令人感受到一种超然物外的洒脱。整首诗在意境上营造出一种深邃而宁静的氛围,使人不禁思考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道士的修行与内心的宁静,表现了一种超越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理想生活。诗人通过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的结合,展现了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诗中提到的“灵骨”象征什么?
诗的主题主要围绕什么?
“虚舟不受怒”这句话表达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