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0:54: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0:54:41
坐安卧稳舆平肩,
倚杖披衫绕四边。
空腹三杯卯后酒,
曲肱一觉醉中眠。
更无忙苦吟闲乐,
恐是人间自在天。
坐着稳稳当当,肩膀平坦,
倚着拐杖,披着衣裳,四处游荡。
肚子空空,只喝了三杯卯时的酒,
靠着手臂,醉卧梦中安然入睡。
不再忙于苦吟,享受这闲适的乐趣,
恐怕这就是人间的自在天。
“自在天”常用来形容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类似于道教所推崇的“无为而治”,代表着超脱世俗的自在生活。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通俗易懂、关注民生著称,作品中有着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社会洞察,代表作有《琵琶行》和《长恨歌》。
《闲乐》作于白居易晚年,他在仕途上经历了多次波折,最终选择归隐,追求一种闲适的生活状态。这首诗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感悟,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闲乐》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的诗,作者通过对日常生活场景的描绘,表达了一种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珍视。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作者悠闲的坐卧姿态,肩头平稳,倚杖而行,展现了一种从容自得的状态;“空腹三杯卯后酒”,则是对生活小确幸的享受,酒虽不多,但足以让人心情愉悦。接着,作者描写了自己在醉梦中醒来,抒发了对这种悠闲状态的喜爱,反映出他对繁忙世俗的反思与逃避。最后两句更是将诗的意境推向高潮,强调了无忙苦吟的快乐,表明这种闲适的生活状态恰似人间的“自在天”,传递出一种超脱的哲学。全诗简洁明了,情感真挚,体现了白居易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整首诗表达了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反映了作者对世俗繁忙的反思与逃避,强调了生活中简单快乐的价值。
诗中提到的“卯后酒”指的是哪个时间段?
诗人对“忙苦吟”的态度是什么?
“恐是人间自在天”中的“自在天”指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