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木芙蓉》

时间: 2025-05-01 16:24:05

诗句

水边无数木芙蓉,露染燕脂色未浓。

正似美人初醉著,强抬青镜欲妆慵。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6:24:05

原文展示:

水边无数木芙蓉,露染燕脂色未浓。
正似美人初醉著,强抬青镜欲妆慵。

白话文翻译:

水边盛开着无数的木芙蓉,露水染上了她们燕脂般的色泽,但还未完全浓烈。就像美人初醉时的样子,勉强抬起青色的镜子,想要妆扮却显得有些懒散。

注释:

  • 木芙蓉:一种花,主要生长在水边,花瓣呈现出美丽的颜色。
  • 露染:露水沾染,形容花朵的颜色被露水洗刷得更加清新。
  • 燕脂色:形容花的颜色如同燕脂般红润。
  • 青镜:古代女子用来梳妆的镜子,通常为青色的镜面。
  • 妆慵:形容妆扮得显得懒散、不精致。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木芙蓉”作为花卉象征着美丽和柔弱,常常用来比喻女子的娇美。诗中美人与木芙蓉花的比喻,暗含了对女性美丽与慵懒状态的描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宋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和改革家。他以政治为重心,致力于推行新法,提升国家实力。同时,他在文学上也有很高的造诣,尤其擅长诗词,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木芙蓉》作于王安石晚年,正值他政治生涯的巅峰期,诗中通过对花的描写,流露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与对生活的感悟,反映了他对自然、生命的深刻理解和感慨。

诗歌鉴赏:

《木芙蓉》以其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自然与人之间的和谐美。开篇便以“水边无数木芙蓉”引入,给人一种清新而生动的画面,仿佛置身于满是花香的水边。接下来的“露染燕脂色未浓”则通过露水的描写,表现出花朵的娇嫩与清新,细腻而富有层次感。

诗的后半部分将花与美人进行对比,正如“正似美人初醉著”,这种比喻不仅增强了诗的生动性,更让人感受到一种温柔的美感。美人在醉意朦胧中勉强打扮的形象,传达出一种懒散与无奈,仿佛在诉说着生活的琐碎与无力感。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之美,更蕴含了人情之美,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对生活的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水边无数木芙蓉:描绘出水边盛开的木芙蓉,生动而富有画面感。
  2. 露染燕脂色未浓:花瓣上沾染的露水使其颜色更加鲜明,却还未达到最浓烈的程度,暗示着一种初露生机的美。
  3. 正似美人初醉著:用美人醉酒的状态来比喻花朵,展现出一种柔美与娇媚。
  4. 强抬青镜欲妆慵:美人勉强起身打扮,表现出一种懒惰与不情愿,给人一种慵懒的美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木芙蓉比喻为初醉的美人,增强了诗的情感表达。
  • 拟人:赋予花朵人性化的特征,使其更具生动性。
  • 对仗:全诗结构对称,音韵和谐,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木芙蓉的美丽与娇嫩,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珍视,同时也反映出一种对生活的淡淡忧愁与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木芙蓉:象征美丽与柔弱,代表自然之美。
  • 露水:象征清新与生机,反映了自然的灵动。
  • 美人:象征人间的柔美与娇媚,具有抒情的作用。
  • 青镜:象征妆扮和女性的自我意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木芙蓉》的作者是?
    A. 李白
    B. 王安石
    C. 杜甫

  2. 诗中“露染燕脂色未浓”中的“燕脂”指的是什么?
    A. 燕子
    B. 一种颜色
    C. 一种植物

  3. 诗中美人与木芙蓉的比喻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比
    B. 赞美
    C. 失落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 李白《静夜思》:两者都表达了对美的赞美,但李白的诗更显孤独与思乡之情,而王安石的《木芙蓉》则更注重自然之美和生活的细腻感受。

参考资料:

  • 《王安石诗文选》
  • 《宋代诗词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挽李泰发参政三首 次何德器见赠韵 白龟 蚊蝇扰甚戏作 挽李泰发参政三首 其三 大暑 醉石 读吕居仁旧诗有怀其人作诗寄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情地 郁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頁字旁的字 眼乖手疾 意出象外 包含监的词语有哪些 桑落瓦解 坏决 乙字旁的字 单耳刀的字 辛字旁的字 祸枢 音字旁的字 不可摸捉 材雄德茂 时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擘的词语有哪些 牵肠萦心 马嚼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