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8:55: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8:55:44
惜春
王安石
满城风雨满城尘,
盖紫藏红漫惜春。
春去自应无觅处,
可怜多少惜花人。
整座城市被风雨笼罩,尘埃满天,花瓣纷飞,令人不禁感叹惜春。春天离去,自然无处可寻,令人怜惜的是那些满心惋惜花期的人们。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惜春”这一主题在古代诗词中常常出现,表现出对春天短暂美好时光的珍惜和惋惜。唐代诗人杜甫有“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之句,表现出类似的情感。
作者介绍: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和改革家。他以诗词、散文和议论文章而闻名,倡导“新法”,推行政治和经济改革。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王安石晚年,正值社会动荡、政治改革未果之际。他在诗中表达了对春天的惋惜,映射出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的交织。
王安石的《惜春》是一首充满情感的抒情诗,诗中通过描绘春天的离去,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怀念。开篇“满城风雨满城尘”,用气势恢宏的景象引入,描绘出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风雨交加,尘土飞扬,仿佛在告诉读者春天的脆弱与短暂。接着“盖紫藏红漫惜春”,将注意力转向美丽的花朵,它们被风雨掩盖,象征着人生中的美好事物常常遭遇磨难,令人倍感惋惜。
“春去自应无觅处”,诗人意识到春天的离去是不可阻挡的,春天本该是自然的规律,然而在这份自然规律的背后,却是无数“惜花人”的愁苦。结尾“可怜多少惜花人”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短暂事物的追忆与无奈。整首诗在字句间流露出深邃的哲理与人文关怀,反映了王安石对人生、自然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消逝,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惋惜,反映了人们在面对自然规律时的无奈与悲伤,同时也寄托了王安石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