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蓉湖消夏竹枝词十首 其三》

时间: 2025-07-29 14:03:43

诗句

垂垂短发女沙弥,水作丰神玉作肌。

瞥见画船将傍岸,镜台先去理双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14:03:43

原文展示:

垂垂短发女沙弥,
水作丰神玉作肌。
瞥见画船将傍岸,
镜台先去理双眉。

白话文翻译:

一位短发的年轻女沙弥,
她的肌肤如水般丰润,如玉般光滑。
她瞥见画船快要靠近岸边,
便先走去镜台整理她的眉毛。

注释:

字词注释:

  1. 垂垂:形容短发的样子,柔和而自然。
  2. 沙弥:佛教徒的称谓,指未剃发的年轻僧人或女沙弥。
  3. 丰神:指气质和神态。
  4. 玉作肌:形容皮肤如玉般细腻光滑。
  5. 瞥见:迅速地看见。
  6. 画船:装饰华丽的船只。
  7. 镜台:梳妆的台子。

典故解析:

这首诗并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古典典故,但“女沙弥”这一形象在佛教文化中象征着清净与纯洁,常常用来表现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诗中对女子外貌的细致描写,反映了作者对美的欣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秦燮(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工诗善词,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情美。他的作品常以清丽婉约著称,题材多样,尤其擅长写夏日景致。

创作背景:
《蓉湖消夏竹枝词十首》是秦燮在夏日游玩蓉湖时创作的,表现了他对夏日风光和人情风貌的细腻观察与感悟。此诗描绘了湖边女子的美丽,融合了自然与人文的双重景象。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动人的画面,展现了夏日湖边年轻女沙弥的清丽形象。诗的前两句通过对女沙弥外貌的描写,突显出她的青春和美丽,特别是“水作丰神玉作肌”的比喻,生动而形象,给人一种清新、灵动的感觉。接下来的两句则转向描写她的行为,女沙弥在看到画船靠岸时,急忙去镜台前整理眉毛,体现出她的细腻与对美的追求。整首诗的意境清新而明丽,展现了夏日的闲适与生活的美好,传达出一种在自然中感受生活的愉悦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垂垂短发女沙弥”:开篇即引入女沙弥的形象,短发暗示其年轻,垂垂的发型显得自然、随性。
  • “水作丰神玉作肌”:使用水与玉的比喻,强调其美丽的气质与肌肤的光滑,生动形象地传达出女子的美。
  • “瞥见画船将傍岸”:女子关注外界的动态,展示出她的好奇与灵动。
  • “镜台先去理双眉”:女子急于整理自己,表现出对自身形象的重视,以及对即将靠岸的画船的期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女子的气质与肌肤比作水和玉,使形象更加生动。
  • 对仗:诗中上下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女沙弥形象的刻画,表现了对青春美丽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生活中对自然与美的欣赏。诗中透露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女沙弥:象征着青春、纯洁与自然。
  • :象征清新、柔和,暗示女子的美好气质。
  • :象征珍贵和美丽,强调肌肤的光滑细腻。
  • 画船:象征生活的富裕与优雅,同时也是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水作丰神”的比喻主要用来形容什么? a) 女沙弥的眼睛
    b) 女沙弥的气质
    c) 女沙弥的衣服
    d) 女沙弥的性格

  2. “镜台先去理双眉”这一句表现了女沙弥的什么心理? a) 从容
    b) 忧虑
    c) 细腻与对美的追求
    d) 疲惫

答案:

  1. b
  2.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唐代李白的《夜泊牛津怀古》
  2. 清代王士祯的《桃花扇底江南水》

诗词对比:
与秦燮的这首诗相比,李白的《夜泊牛津怀古》同样描绘了自然中的人情美,但更侧重于对历史的感慨和对过往的追忆。在风格上,秦燮的诗更为细腻、轻盈,而李白的诗则显得豪放、深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清代诗歌选》
  2. 《古诗词鉴赏指南》
  3. 《中国古代文学史》
  4. 《唐诗三百首》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夏景 其一 松凉夏健人 水调歌头 其七 中秋口占 念奴娇·先生自寿 洞仙歌(器之高谊,取前月青山洞仙歌华余重寿,走笔谢之) 八声甘州(贺词) 金缕曲(九日即事) 摸鱼儿(寿王城山) 酹江月(赵氏席间即事,再用坡韵) 恋绣衾 霜天晓角(寿陈敬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分文不值 丁字钢 韋字旁的字 神清气闲 花马掉嘴 里急后重 包含文的词语有哪些 航天飞机 工字旁的字 十字旁的字 廾字旁的字 山字旁的字 鼯鼠之技 明粢 以邻为壑 燕颔虎须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