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9:21: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9:21:59
题江风山月亭
作者: 王艮 〔元代〕
往日扁舟渡扬子,
水榭风轩吾旧游。
天籁动波蛟窟夜,
云根倒影兔华秋。
岚光漠漠浮京口,
树色依依到石头。
试与题诗分物色,
玉箫吹月上扬州。
全诗翻译:
往日我曾乘小舟渡过扬子江,水边的亭榭和风中的轩榭是我旧日游玩的地方。夜晚的天籁之音伴随波涛在蛟龙的洞窟中回荡,云根的倒影映衬着秋天兔子般的花影。薄雾轻笼,京口的山光显得朦胧,树影依依,映照到石头上。我试着在这里写诗,以此分辨物色,月光下的玉箫声飘荡在扬州之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王艮,元代诗人,生于元代中期,擅长诗词,作品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及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用生动的意象表现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王艮游历江边时,表达了对过去游玩的怀念以及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在元代,诗人们常通过描绘自然风光反映个人情感与生活体验。
王艮的《题江风山月亭》以其优美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捕捉了自然与生活的和谐。诗的开头以“往日扁舟渡扬子”引入,立刻将读者带入一个悠闲的旅行场景,表现了诗人对往昔游玩的怀念。接下来的“水榭风轩吾旧游”,不仅描绘了具体的景致,还通过“旧游”二字传达出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天籁动波蛟窟夜”,则将目光转向夜晚的神秘与宁静,天籁之音与波涛的结合,展现了大自然的音乐感,令人感受到一种超脱于世俗的宁静。接着,“云根倒影兔华秋”则用细腻的描写表现出秋天的景致,兔华的影子似乎在水面上轻盈舞动,给人以梦幻的感觉。
诗的后半部分由“岚光漠漠浮京口”及“树色依依到石头”构成,描绘了京口的朦胧与树影的柔和,反映出自然的恬静之美。最后两句“试与题诗分物色,玉箫吹月上扬州”则是诗人将自己置于此美景中,试图通过诗歌与自然进行对话,月下的玉箫声更是增添了几分浪漫与幻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的怀念、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美好的向往,体现了元代文人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基础,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展示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题江风山月亭》的作者是?
A. 李白
B. 王艮
C. 杜甫
D. 白居易
诗中的“天籁”指什么?
A. 人声
B. 自然的声音
C. 风声
D. 水声
诗中提到的“玉箫”象征什么?
A. 财富
B. 音乐的优雅
C. 战斗
D. 忧伤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