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59: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59:33
当日岐阳猎火红,大书深刻配车攻。
奇文人嗜三苍并,盈数天亏九鼎同。
歌托韩苏参史笔,辞超秦汉系王风。
重搜残臼成完璧,千古辉煌太学中。
那天在岐阳,猎火映红了天际,
大字书写深刻,适合车马的攻战。
奇特的文辞让人喜爱,三家经典并列,
盈数之时,天地之间九鼎同在。
歌托在韩、苏的笔下,
词句超过了秦汉的风采。
重新搜寻残缺的古物,
在太学中闪耀着千古辉煌。
王恪(1650-1722),字遵道,号仲文,清代诗人,官员。王恪的诗风兼具古朴与华丽,常以历史典故和文学典雅著称。
《石鼓》创作于清代,时代背景下,文人对古典文化的敬仰与追求愈发显著,王恪在此诗中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对文人精神的追慕。
《石鼓》是一首结合了历史与文化思考的诗作,通过对古代文辞与文人的崇敬,展现了诗人对文化传承的重视。开篇提到“岐阳猎火红”,不仅描绘了生动的场景,也暗示了文化的活力。接下来提及的“大书深刻配车攻”,则是一种对古文的敬仰,体现了文化与实用的结合。
而“奇文人嗜三苍并”,则表现了文人对经典的热爱,强调了古文的独特地位。在“歌托韩苏参史笔”中,诗人将自己的文学追求与前辈的成就相联系,显示出对历史的敬畏与自我提升的渴望。
最后,诗句“重搜残臼成完璧,千古辉煌太学中”,不仅是对古物的重视,更象征着文化的复兴与传承,展现了学术的力量与价值。整首诗在形式与内容上都体现了王恪对古典文化的深刻理解与热爱,传达出一种时代的责任感与文化自信。
整首诗通过对古文与文化的赞美,传达出对传统的尊重与对文化传承的重视,体现出诗人在时代变迁中的文化自觉与责任感。
王恪的《石鼓》主要表达了对哪种文化的崇敬?
“奇文人嗜三苍并”的意思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九鼎”象征着什么?
答案:1.B 2.B 3.B
王恪的《石鼓》与李白的《将进酒》都体现了对历史与文化的思考,但王恪更侧重于古文的传承,而李白则强调个人情感与豪放的生活态度。这种对比展示了不同历史时期文人的不同追求与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