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7:37: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7:37:03
行香子
作者:沈瀛 〔宋代〕
野叟长年。一室萧然。都齐收万轴牙签。只留三件,三教都全。时看周易,读庄子,诵楞严。阙身差会得,万语千言。得鱼儿了后忘筌。行行坐坐,相与周旋。待将此意,寻老孔,问金仙。
一位老者长年独居,室内冷清萧条。他收集了无数的书卷,但最终只留了三件,代表了儒、道、佛三教的全部。时常翻看《周易》,阅读《庄子》,诵念《楞严经》。虽然身体外表看似平常,但内心却有所领悟,能说出千言万语。得到鱼儿后便忘记了渔具,悠闲地走走坐坐,与友人闲聊。想要将这种意境,去问老子的教诲,探寻金仙的真谛。
作者介绍:沈瀛是宋代的一位诗人,生于南宋时期。他的诗歌多描写隐逸生活,反映了对自然和哲学的思考,风格清新雅致。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沈瀛晚年,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哲学思想的追求,反映了当时士人对道教和禅宗的认同。
这首《行香子》通过描绘一个老者的隐逸生活,展现了理想中的人生境界。诗人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三教的尊重与融合,体现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老者的生活虽然孤独,但却充实而富有内涵,体现了对世俗的超脱与对智慧的追求。诗中提到的“万轴牙签”与“只留三件”,不仅是对书籍的态度,更是对思想精髓的追寻。相较于浮华的世俗,诗人选择了追求内心的宁静与智慧。这种哲思在宋代士人的作品中并不罕见,却因沈瀛的独特视角而显得尤为深刻。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核心思想在于对智慧的追求与对世俗生活的超脱,反映了一种理想的隐逸生活状态,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敬重。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三教是指哪三种思想?
诗中“得鱼儿了后忘筌”是什么意思?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沈瀛的《行香子》与王维的《渔翁》均表现了隐逸生活的理想,却各有千秋。沈瀛强调哲学的追求,王维则更注重自然的描绘和人与自然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