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6:41: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6:41:53
作者: 宋琬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陶令归来,三径外栽松种柳。
遥集者湘潭屈子,漆园庄叟。
木柄长镵常在握,竹皮圆笠新加首。
置斯人一壑一丘间,然乎否。
白雪调,无双手。
晓风句,诸伶口。
但应门遣子,烹葵呼妇。
秘笈已窥林屋洞,新篘且醉兰陵酒。
问朱门高盖几人存,东门狗。
陶渊明归来后,三条小径外种植了松树和柳树。
遥远的湘潭,屈原的集会,漆园的老翁。
我手握着木柄的长镵,头戴新加的竹皮圆笠。
将这些人安置在一壑一丘之间,是否合适呢?
如白雪般的调子,无法用双手演奏。
在晨风中吟唱的句子,经过各路艺人的口中。
只要应门让儿子,去煮葵菜叫来妻子。
秘笈已在林屋洞中窥见,新篘酒也醉倒了兰陵。
问朱门高盖几人还存活在世,东门外的狗。
作者介绍: 宋琬,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
创作背景: 该诗反映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表现了对田园生活的理想追求。
《满江红 其二》通过陶渊明的归来和田园生活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恬淡宁静的氛围。诗中提到的“松种柳”象征着生机与希望,而“木柄长镵”和“竹皮圆笠”则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与对田园劳动的热爱。通过对屈原的提及,诗人不仅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敬仰,还通过与传统文化的联系,强化了自身的身世和追求。
诗中“应门遣子,烹葵呼妇”描绘了家庭生活的温馨,展现了诗人理想中的闲适生活。结尾处对“朱门高盖”的提问,反映出对世俗繁华的冷淡,以及对简单生活的向往。这首诗在描绘田园生活的同时,也有着深刻的社会观察,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选择。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强调了自然与人、艺术与生活的和谐。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陶令”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a) 屈原
b) 陶渊明
c) 李白
“白雪调”在诗中用来形容什么?
a) 田园生活
b) 音乐
c) 酒
诗人对“朱门高盖”的看法是?
a) 崇拜
b) 冷淡
c) 渴望
答案: 1.b, 2.b, 3.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满江红 其二》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均表现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同时,宋琬的诗在语言上更加清新脱俗,而陶渊明则更为质朴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