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满江红 读陈相国徐夫人湘蘋》

时间: 2025-05-02 05:38:56

诗句

泪眼愁怀,聊只把、芳词翻阅。

句清新、堪齐络纬,并称双绝。

字字香传今古愤,行行画破英雄策。

倩玉箫,吹彻汉宫秋,声声咽。

离别闷,仍犹结。

旧游处,燕台月。

■一番风雨,乱红愁叠。

玉树森森连紫苑,英才尽是人中杰。

盼相逢,约略在何年,从头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38:56

原文展示:

满江红 读陈相国徐夫人湘蘋
作者:朱中楣 〔清代〕

泪眼愁怀,聊只把芳词翻阅。
句清新堪齐络纬,并称双绝。
字字香传今古愤,行行画破英雄策。
倩玉箫,吹彻汉宫秋,声声咽。
离别闷,仍犹结。
旧游处,燕台月。
一番风雨,乱红愁叠。
玉树森森连紫苑,英才尽是人中杰。
盼相逢,约略在何年,从头说。

白话文翻译:

泪眼朦胧中,我只好翻阅那些美好的词句。
这些句子清新而动人,可以与络纬齐名,并称为双绝。
每一个字都传递着今古的愤懑,行行诗句描绘着英雄的抱负。
美丽的箫声,如同汉宫的秋风,声声都令人心碎。
离别的忧愁,依旧在心头萦绕。
在旧游之地,照样有那燕台的明月。
经历了一番风雨,满地的红花愁苦交织。
高耸的玉树连接着紫苑,英才在世间尽是杰出的人物。
我盼望着与你重逢,不知要等到何年,重新聊起往事。

注释:

  • 泪眼愁怀:眼中含着泪水,心中充满忧愁。
  • 芳词:美好的诗词。
  • 络纬:指《离骚》中提到的词句,代表优美的诗歌。
  • 双绝:即两种绝妙的事物,形容诗句的高雅。
  • 玉箫:美丽的箫,指乐器。
  • 燕台:指燕国的台阶,这里指的是一个美好的回忆之地。
  • 紫苑:古代传说中的仙境,象征美好理想之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中楣,清代诗人,其作品多描绘离愁、故乡情,风格典雅,语言清新,常以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见长。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清代,反映了诗人在阅读陈相国与徐夫人之间的诗作时所产生的情感。诗中融入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对未来重逢的渴望。

诗歌鉴赏:

朱中楣的《满江红 读陈相国徐夫人湘蘋》是一首充满深情的抒情诗,诗中通过对古典诗词的回顾,表达了对往事的怀念与对英雄豪杰的赞美。全诗开头以“泪眼愁怀”入手,立刻营造出一种忧伤的氛围,透出诗人内心的愁苦。在对词句的赞美中,诗人将古典的优美与现代的情感结合,表现了对文学的热爱与敬仰。

诗中的意象丰富,既有“玉箫”的音乐美感,也有“燕台月”的景象,展示了个体情感与自然景象的交融。尤其是“旧游处,燕台月”一句,唤起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深切怀念。整首诗在情感的流动中,传达出对英才的钦佩与对未来重逢的期待,具有很强的感召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泪眼愁怀,聊只把芳词翻阅。”:表达了因愁苦而泪眼模糊的状态,借翻阅诗词来舒缓情绪。
  • “句清新堪齐络纬,并称双绝。”:赞美诗句的清新,能与古代诗人齐名。
  • “字字香传今古愤,行行画破英雄策。”:每个字都蕴含着历史的愤懑,诗行描绘了英雄的壮志。
  • “倩玉箫,吹彻汉宫秋,声声咽。”:玉箫的声音如同汉宫的秋风,带有凄凉之感。
  • “离别闷,仍犹结。”:离别的痛苦依旧萦绕心头。
  • “旧游处,燕台月。”:在曾经游玩的地方,月光依旧照耀。
  • “一番风雨,乱红愁叠。”:经历风雨后,满地的红花交错着愁苦。
  • “玉树森森连紫苑,英才尽是人中杰。”:高大的玉树与理想中的紫苑相连,赞美当代杰出的人才。
  • “盼相逢,约略在何年,从头说。”:期待与故人重逢,不知何时能再聚首。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玉箫”比喻音乐的美好。
  • 对仗:如“句清新堪齐络纬,并称双绝”,形成对称美。
  • 拟人:如“声声咽”,赋予声音以情感。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对古典诗词的赏析,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崇敬,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重逢的期待,情感深邃而细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泪眼:象征内心的愁苦。
  • 芳词:代表美好的文学作品。
  • 玉箫:象征音乐与美好情感。
  • 燕台:象征回忆与过往时光。
  • 紫苑:象征理想与美好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玉箫”指的是?

    • A. 一种美食
    • B. 一种乐器
    • C. 一种花卉
    • D. 一种服饰
  2. “燕台月”所象征的是什么?

    • A. 失去的时间
    • B. 美好的回忆
    • C. 未来的希望
    • D. 人生的烦恼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离骚》屈原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对比朱中楣的《满江红》与李白的《静夜思》,两者都表达了对往事的怀念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但朱中楣的诗更注重对历史人物的情感回应,而李白则是更直接的个人情感流露。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欣赏与解析》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兰陵王·咏柳 兰陵王 兰陵王 送万里火葬,代内作 兰陵王 如梦 兰陵王 南归别京华故人,次清真韵 兰陵王(赋胡伯雨别业) 兰陵王 送精卫赴法兼讯璧君夫人 兰陵王 兰陵王·和慷烈赋梅花用清真韵 兰陵王·和固庵江户听乐用清真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衫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韵略 羽字旁的字 先苦后甜 赌场 户字头的字 非昔是今 穷当益坚 止字旁的字 三点水的字 篇题 梗纷 包含楚的词语有哪些 华奢 油嘴骗舌 同舟共济 川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