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西湖竹枝歌四首 其三》

时间: 2025-04-22 03:20:57

诗句

倚棹汀洲草色齐,回船涛浪满苏堤。

万家杨柳青门外,一片芙蓉绿水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03:20:57

原文展示

倚棹汀洲草色齐,
回船涛浪满苏堤。
万家杨柳青门外,
一片芙蓉绿水西。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西湖的美丽风光:我靠着船桨在水边的洲滩上,看到草色与天空融为一体;船只回航时,波涛拍打着苏堤,水声激荡;在万家杨柳的青翠门外,映衬着一片盛开的芙蓉与清澈的西湖水。

注释

  • 倚棹:靠着船桨。
  • 汀洲:水中的小洲。
  • 草色齐:草色与水相连,形成一片绿色。
  • 回船:返回的小船。
  • 涛浪:波涛和浪花。
  • 苏堤:指的是西湖的苏堤。
  • 万家杨柳:形容众多的家庭和门前的杨柳。
  • 青门外:青色的门外,表示春天的景象。
  • 芙蓉:芙蓉花,荷花的一种。
  • 绿水西:指的是向西流去的绿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胡应麟(约1550-1600),明代著名的文学家、诗人和书法家。他的诗风受到前人影响,崇尚自然,作品多描绘山水风光,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明代,正值西湖景色最美的季节,胡应麟游览时感受到湖光山色的无穷魅力,写下此诗以表达内心的感受。

诗歌鉴赏

《西湖竹枝歌四首 其三》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西湖的独特风貌。诗的前两句“倚棹汀洲草色齐,回船涛浪满苏堤”,描绘了诗人在湖边小洲上,草与水天一色的和谐美景。船只回航的情景,诗人用“涛浪满苏堤”的形象,展现了波涛的力量和湖边的宁静对比。

接下来的两句“万家杨柳青门外,一片芙蓉绿水西”则将视野扩展到周围的环境,万千家庭的杨柳勾勒出一幅生动的市井生活景象,芙蓉花的盛开则暗示着春天的生机与活力。整首诗格调清新,意境悠远,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倚棹汀洲草色齐:诗人靠着船桨,站在小洲上,看到青草和湖水的颜色相融。
    • 回船涛浪满苏堤:船只回航,波涛拍打着苏堤,声势浩大。
    • 万家杨柳青门外:描绘了门前杨柳成荫,万家灯火的景象。
    • 一片芙蓉绿水西:盛开的芙蓉花映衬着西湖的清水,生机盎然。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万家杨柳青门外”与“一片芙蓉绿水西”,形成对比增强韵律感。
    • 意象:草色、杨柳、芙蓉等意象,构成了春天的生机与美。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西湖自然景色的热爱与赞美,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望。

意象分析

  • 草色:象征春天的生机与自然的和谐。
  • 涛浪:代表着湖水的活力与力量。
  • 杨柳:象征着家庭的温馨和生活的繁荣。
  • 芙蓉:象征着美丽、纯洁和春天的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倚棹”指的是什么?

    • A. 靠着船桨
    • B. 划船
    • C. 站立
    • D. 游泳
  2. 诗中提到的“苏堤”是指什么?

    • A. 一条河流
    • B. 西湖的一条堤岸
    • C. 一座山
    • D. 一片森林
  3. “万家杨柳青门外”表现了什么样的景象?

    • A. 荒凉
    • B. 繁华
    • C. 安静
    • D. 破旧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庐山谣》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同样描绘春天的景象,但透出更多的忧愁与历史感。
  • 李白《庐山谣》:强调山水的壮丽,与胡应麟的细腻描写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明代诗歌发展史》
  2. 《西湖文化与诗歌》
  3. 《古诗鉴赏辞典》

相关查询

相思极(一作长相思) 和谢豫章从宋公戏马台送孔令谢病 代班姬 续幽愤 对酒 洛原西望 放歌行 薄命妾 相思极 四怨三愁五情诗十二首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历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环志 竖心旁的字 矩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手扇 弓字旁的字 风舂雨硙 牒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虐焰 毛啬 雨袱子 疋字旁的字 白字旁的字 三撇旁的字 曩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琴歌酒赋 不攻自拔 才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化外之民 暗绿稀红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