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23:19: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23:19:41
莺啼朝雨。画阁人初起。帘外桃花娇欲语。正及清明时矣。
含愁静掩金闺。开奁独整罗衣。漫举珊瑚翠袖,临风好待君归。
在早晨的细雨中,黄莺在欢快地鸣叫。画阁中的人刚刚起床,窗帘外的桃花娇嫩得似乎想要倾诉。正是清明的时节。
心中含愁,静静地掩上金闺的门,独自打开妆箱整理衣物。漫无目的地举起珊瑚色的翠袖,迎着风好等待你的归来。
“清明”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通常在每年四月初,代表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时节,诗中提及此节气,不仅是时间的标记,也暗示着春日的生机与情感的复苏。
《清平乐 春仲》是一首充满春日气息的词作,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内心的情感。首句“莺啼朝雨”便营造了一个清新动人的春晨场景,黄莺的鸣叫与晨雨相辅相成,传达出自然界的生机。接下来的“画阁人初起”,则引入了人间的生活场景,画阁中的人方才起床,透露出一种慵懒与安逸。
“帘外桃花娇欲语”一句,桃花似乎在用娇艳的姿态诉说着春天的故事,这种拟人化的手法使得自然与人情交融,增添了诗的情感温度。而“正及清明时矣”则是对时节的提醒,暗示着春日的悄然流逝,情感的寄托在这一时刻尤为明显。
接下来的几句“含愁静掩金闺”,表达了内心的忧愁与孤寂,尽管春光明媚,但内心却有着难以言宣的情感波动。“开奁独整罗衣”展现了女性独自整理衣物的场景,既是一种生活的细节描写,也暗示了对爱人的思念。
最后两句“漫举珊瑚翠袖,临风好待君归”则是情感的高潮,诗人用“漫举”体现出一种悠闲的心态,但又透出对归来的期待,形成了一种静待的美好情绪。整首词将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完美结合,宛若春日的细腻画卷,令人沉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此诗通过描写春天的美景与人物的情感,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爱人的思念,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期待,反映了人们在春日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相聚的渴望。
诗词测试:
诗中的“莺啼”主要指代什么?
“清明时”在诗中起到什么作用?
诗中“含愁静掩金闺”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