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清平乐 其二》

时间: 2025-04-27 18:32:45

诗句

杏飘红雨。

烟柳垂金缕。

燕子飞来双双语。

觅遍旧巢无处。

将书寄与轻鸿。

莫教泪眼迷濛。

学得银筝一曲,年年自有春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32:45

原文展示:

杏飘红雨。烟柳垂金缕。燕子飞来双双语。觅遍旧巢无处。将书寄与轻鸿。莫教泪眼迷濛。学得银筝一曲,年年自有春风。

白话文翻译:

杏花如雨般飘落,烟雾笼罩下的柳树垂下金色的丝缕。燕子成双飞来,轻声低语,却四处寻找,旧巢却无处可寻。将信寄托给轻盈的鸿雁,不要让泪眼模糊了视线。学会了弹奏银筝一曲,年年都有春风相伴。

注释:

  • 杏飘红雨:杏花纷纷落下,像红色的雨。杏花象征春天的到来。
  • 烟柳:形容柳树在烟雾中的模糊景象,增添了春日的朦胧感。
  • 双双语:燕子成对飞来,象征着爱情与团圆。
  • 觅遍旧巢无处:四处寻找旧巢,却找不到,隐喻失去故地的无奈。
  • 轻鸿:形容鸿雁轻盈,象征书信的传递。
  • 泪眼迷濛:形容因泪水而模糊的眼睛,表现悲伤情感。
  • 银筝一曲:弹奏银筝,象征对音乐的追求和生活的自得。
  • 年年自有春风:每年都有春风,表达对未来的希望与期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汪东,清代诗人,其诗风细腻,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他的作品常流露出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注重音韵的和谐。

创作背景:

《清平乐 其二》创作于春天,正值杏花盛开之际。诗人在春日的氛围中,感受到燕子归来的喜悦与旧地重游的惆怅,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期待。

诗歌鉴赏:

《清平乐 其二》是一首描绘春日美景的抒情诗,诗中通过杏花、柳树和燕子等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温暖。诗的开头以“杏飘红雨”引入,立即营造出一种轻快而又柔美的春日氛围。接下来的“烟柳垂金缕”则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朦胧与恬静,柳枝下垂,仿佛在诉说着春日的温柔。

燕子作为春天的使者,飞来成双,象征着团聚和恋爱的美好,但“觅遍旧巢无处”则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失落,诗人在感受到春天的美好之余,也对过去的回忆充满了惆怅。接着“将书寄与轻鸿”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亲友的思念,希望通过鸿雁传递自己的情感,然而“莫教泪眼迷濛”又暗示了情感的复杂与伤感。

最后两句“学得银筝一曲,年年自有春风”则是一种积极的自我安慰,表达了对音乐和生活的热爱,尽管经历了失落与变化,但春风总会再次来临,带来新的希望和生机。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生命的轮回,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期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杏飘红雨:描绘春天杏花盛开的景象,象征着生命和希望。
  2. 烟柳垂金缕:柳树在春雾中的柔美形象,增添了诗的意境。
  3. 燕子飞来双双语:燕子成双飞来,象征着相聚与爱情。
  4. 觅遍旧巢无处:表达对往昔的追忆与失落感。
  5. 将书寄与轻鸿:把思念寄托于鸿雁,体现了对远方的牵挂。
  6. 莫教泪眼迷濛:劝诫自己不要因为眼泪而看不清未来。
  7. 学得银筝一曲:对音乐的热爱与自我修养的体现。
  8. 年年自有春风:表达对未来的希望与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杏飘红雨”,用雨来比喻花瓣的飘落,生动形象。
  • 拟人:如“烟柳垂金缕”,使柳树似乎有了生命。
  • 对仗:如“燕子飞来双双语”与“觅遍旧巢无处”,形成和谐的韵律。
  • 象征:杏花、燕子、银筝等均象征着春天、爱情、艺术等主题。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往昔的怀念,同时也传达了对未来的希望与自信。诗中蕴含着对生命的感悟与对情感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杏花:象征春天的到来和生命的希望。
  • 柳树:象征柔美与柔情,增添诗的抒情氛围。
  • 燕子:象征爱情与团聚,带来温暖的情感。
  • 鸿雁:象征思念与传递,体现人与人之间的牵挂。
  • 银筝:象征音乐与艺术,反映诗人内心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杏飘红雨”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象? A. 夏天
    B. 秋天
    C. 春天
    D. 冬天

  2. “将书寄与轻鸿”中的“鸿”指什么? A. 大雁
    B. 鳥
    C. 书信
    D. 友人

  3. 诗中表达的情感是: A. 失落与忧伤
    B. 喜悦与希望
    C. 平静与安宁
    D. 愤怒与不满

答案:

  1. C. 春天
  2. A. 大雁
  3. B. 喜悦与希望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 杜甫
  • 《赋得古原草送别》 - 白居易
  • 《夜泊牛渚怀古》 - 李白

诗词对比:

《春望》 - 杜甫: 都以春天为主题,杜甫的诗作中多了一份对国家和社会的忧虑,而汪东的这首诗则更关注个人情感与自然的和谐。杜甫的“国破山河在”与汪东的“年年自有春风”形成鲜明对比,前者沉重,后者则充满希望。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汪东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诗词的意象与情感》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将至信州二首 其一 早起登览有怀山居 感怀二首 衡山道中怀清江旧游寄长沙诸公 题新庵壁间 送刘伯瑞四首 其三 次韵斯远二十七日道中见怀二首 其二 挽汪养源舍人二首 其二 云锦 连日与邢伯方兄弟饮成四十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貝字旁的字 僭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血字旁的字 排难解纷 收因结果 备荒 雅训 比字旁的字 暮景桑榆 比肩相亲 临丧 土龙沐猴 蚕农 癶字旁的字 青珉 乛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