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28 12:14: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12:14:44
玉楼春(题小竿岭)
作者: 刘子寰 〔宋代〕
今来古往吴京道。
岁岁荣枯原上草。
行人几度到江滨,
不觉身随风树老。
蒲花易晚芦花早。
客里光阴如过鸟。
一般垂柳短长亭,
去路不如归路好。
这首诗描绘了从古至今的吴京之路,年年岁岁,原野上的草木经历着生长与枯萎。行人多次来到江边,却不知不觉中自己也随着年华流逝而渐渐苍老。蒲花常在晚秋时节凋零,而芦花却早早绽放。身在异乡的时光如飞鸟般迅速流逝。无论是垂柳还是短亭,都给人一种归去的惆怅,离开的路不如回家的路好。
作者介绍:刘子寰,宋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清新的风格著称。他的诗作多描绘自然景观以及个人情怀,具有浓厚的抒情性。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刘子寰游历吴地时,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归乡的渴望,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故乡的眷恋。
《玉楼春(题小竿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对故乡的思念。首句“今来古往吴京道”,便引入了历史的厚重感,吴地的古道不仅是地理的象征,更是时光的隧道。通过对岁月更迭的观察,诗人感受到自我的逐渐老去,这种感受在“行人几度到江滨,不觉身随风树老”中表现得尤为明显,生动地描绘了行人来往的频繁,而岁月的无情却让人不自觉地变得苍老。
诗中通过蒲花与芦花的对比,传达了生命的脆弱与短暂。蒲花在秋天才凋零,而芦花却早早绽放,暗示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此外,“客里光阴如过鸟”一句,更是将时间的流动比作飞鸟,迅速而难以捕捉,展现了诗人对客居生活的感慨与倦怠。
最后,诗结尾的“去路不如归路好”道出了归乡的温暖与安心,与前文的惆怅形成对比,表达了对故乡的渴望和珍视。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更是对人生、时间、归属感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刘子寰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时间的流逝、对故乡的思念以及人生的无常展开,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感受,传达了对归属的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今来古往吴京道”中的“吴京道”指的是:
A. 京城的道路
B. 吴地的一条古道
C. 古代的长安路
D. 江南的水路
“光阴如过鸟”是用来形容:
A. 时间流逝的缓慢
B. 时间流逝的快速
C. 时间的无情
D. 生活的平淡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