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6:13: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13:12
同岳大用抚干雪後游西湖,早饭显明寺。步至
道堂高绝俯空明,上下跻攀取意行。净阁虚廊人寂寂,鹤声断处忽琴声。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雪后游览西湖时的所见所感。道教的道堂高耸入云,俯瞰着空明的湖面,作者在这里上下攀登,感受着其中的意境。宁静的阁楼与空旷的走廊显得十分寂静,远处传来的鹤鸣声在琴声忽然响起的瞬间,仿佛打破了这份宁静。
道教文化中,道堂常常与修道、出世的理念相联系。这里的“道堂”不仅是一个空间,更是一个精神的象征,代表着作者对道教哲学的向往与追求。
作者介绍: 杨万里,字廷秀,号阮亭,南宋时期著名诗人。他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生活情趣,风格清新自然,注重细腻的观察和真挚的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之时,诗人通过游览自然景观来寻求内心的平静与安宁。西湖的美景与道教的宁静哲学相结合,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杨万里的《同岳大用抚干雪後游西湖,早饭显明寺。步至》以清新脱俗的笔触,描绘了雪后西湖的宁静景象。诗的开头描绘道堂高耸,给人一种超然的感觉,这里不仅是物理空间的高耸,更是一种精神层面的升华。诗人通过“俯空明”的描写,使人感受到道堂与湖面之间的和谐。
接下来的“上下跻攀取意行”则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探索与思考,表达了对人生意义的追寻。净阁虚廊的描写则让人联想到一种清幽的生活状态,仿佛在向读者传达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而“鹤声断处忽琴声”,则通过声响的对比,营造出一种宁静与动感交错的氛围,体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之美。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道教文化的认同与对自然的热爱,传达出一种向往清幽生活的情感,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哲理内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道教哲学的认同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同岳大用抚干雪後游西湖,早饭显明寺。步至》是由哪位诗人创作的?
诗中“道堂高绝俯空明”中的“空明”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鹤声”象征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以上是对杨万里《同岳大用抚干雪後游西湖,早饭显明寺。步至》这首诗的全面解析与赏析,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古诗。